乳癌自我檢查沒用?權威醫師:摸得到都不是早期

女星朱芯儀確診乳癌二到三期,引起國人對乳癌的重視,過去衛福部經常呼籲女性要做乳房自我檢查,但乳癌權威張金堅醫師認為,如果自己摸得到異狀,可能已經不是早期的癌症,呼籲大家篩檢的重要性,尤其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30歲以後的民眾,就要定期檢查。你知道嗎?男性也會罹患乳癌,究竟哪些人是乳癌高危險群?讓專業醫師來解答。

乳癌自我檢查沒用?權威醫師:摸得到都不是早期(圖/Getty Images)
乳癌自我檢查沒用?權威醫師:摸得到都不是早期(圖/Getty Images)

乳癌分期:

第一期,腫塊在2公分內,淋巴腺無癌轉移。

第二期,腫塊2至5公分,或淋巴腺有癌轉移1至3顆。

第三期,腫塊大於5公分且淋巴腺有癌轉移;淋巴腺3顆以上轉移;或已侵犯至皮膚及乳房後的肌肉。

第四期,轉移至骨頭、肺臟、肝臟、腦或胸腔。

高危險群:

  1. 有乳癌家族病史,台灣雖然沒正式統計,醫師評估,乳癌病患中,有乳癌家族病史的人,約占7到9%

  2. 家族有多位婦癌病史,家族中若有不只一位確診,例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罹癌風險恐高達5到10倍。

  3. 35歲前未曾生育者。

  4. 未曾哺乳者。

  5. 有肥胖問題者。

  6. 胸部受過大量輻射者。

建議30歲後要定期檢查 家族有婦癌病史更要當心(圖/Getty Images)
建議30歲後要定期檢查 家族有婦癌病史更要當心(圖/Getty Images)

乳癌非女性專利:

男生罹患乳癌的機率,約女性的1%,1年約140位男性確診。

因為男性罹患乳癌機率較低,往往也因此確診時,已是晚期。

男性罹患乳癌,在治療方式上與女性相同。

如何預防?

透過篩檢,才能在摸到硬塊前,找出第零期乳癌,根據台灣統計,有篩檢比沒篩檢者,多30%發現早期乳癌。

政府有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的婦女;以及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

若有家族史,篩檢年齡要提前至40歲,40歲前風險雖然較低,醫師仍建議30歲後就要做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謝宗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