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症原因?搞懂乳糖不耐症牛奶喝法 改善不舒服症狀

常常一喝牛奶就拉肚子?長時間深受乳糖不耐症的困擾嗎?營養師Ricky's Time解釋乳糖不耐症的症狀和原因,並說明乳糖不耐症的改善方法,讓大家嘗試摸清身體的情況,即使乳糖不耐症也能喝適量的牛奶,但若是喝一點牛奶就要蹲上廁所一整天,可能就得換成喝無乳糖奶粉或無乳糖牛奶,或者透過正確的方式食用其他乳製品,才可幫助補充鈣質和乳品的營養素,身體吃進的營養才會更豐富均衡!

乳糖不耐症原因?搞懂乳糖不耐症牛奶喝法 改善不舒服症狀(圖/Getty Images)
乳糖不耐症原因?搞懂乳糖不耐症牛奶喝法 改善不舒服症狀(圖/Getty Images)

乳糖不耐症的症狀

農委會解釋,當乳糖在腸內無法充分水解時,腸管內的水分會增加,導致腸管運動亢進,導致引起腹痛、腹部鼓脹、下痢等症狀。

乳糖不耐症的產生原因

營養師表示,全世界有7成的人患有乳糖不耐症,而這些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每個人,對於乳糖接受度有非常大的差異,有的人喝2杯牛奶仍不會出現症狀,但有的人可能喝半杯就要拉肚子一整天,從這個差異,其實就可以挖掘出乳糖不耐症的產生原因。

營養師解釋,牛奶中的乳糖屬於大分子,小腸無法吸收,須先由小腸中的乳糖酶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小腸才能有效吸收。而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便是小腸中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無法分解進到大腸中,被大腸中的細菌吸收、消化並利用後,就會發酵、產生氣體,讓大腸轉變為高滲透性的狀態,水流進大腸以後,便開始產生拉肚子的情形。

乳糖不耐症的牛奶喝法與改善方法

營養師提醒,想改善乳糖不耐症,可以從培養大腸細菌開始做起。藉由攝取一些具有乳糖的食物,慢慢培養喜歡乳糖的大腸細菌。根據研究指出,大腸細菌一天最多可分解50克的乳糖,而衛福部建議最好早晚各攝取1杯240毫升的牛奶,而每1杯各含10.8公克的乳糖,所以養好大腸細菌,就能消化一天所需牛奶量的乳糖了。營養師也建議,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循序漸進、持續地喝牛奶,除了培養大腸細菌以外,也能抓出自己適應的牛奶飲用量。但如果喝牛奶仍會很不舒服,可以改吃優格、優酪乳、起司,而食用這些乳製品或喝牛奶時,記得搭配固體食物,延緩胃部排空的時間,減少牛奶的刺激。

農委會說明,乳糖酶屬於誘導性酵素,透過平時少量飲用乳製品,並避開空腹時間,就可以活化體內的乳糖分解酵素,也有助於改善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怎麼補充鈣質?

國民健康署表示,乳製品富含鈣質,也容易被人體吸收,對於骨骼保健非常重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之一,如果是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可以引用低乳糖牛乳來補充乳製品的營養,國民健康署還補充,對於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從喝小份量的牛奶慢慢往上增加,或是選擇乳糖含量低的優酪乳、起司來代替牛奶。此外,豆干、傳統豆腐也是補充鈣質、蛋白質的優良選擇,多攝取深綠色蔬菜也有助於增加鈣質的攝取量,遠離骨質疏鬆的危害。

延伸閱讀
植物奶、燕麥奶、豆奶、堅果奶可以替代牛奶?怎麼喝才營養?
吃益生菌有禁忌?整腸還能抗憂鬱?優格、優酪乳、養樂多有何不同?專家解答

責任編輯/梁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