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釐清】網傳「在戶外遇到打雷時,絕對不用手機接聽電話或上網。一名男子打雷時在慢跑,疑似使用藍芽耳機,不幸遭雷擊而亡」?

事實查核報告#1804

網傳「在戶外遇到打雷時,絕對不用手機接聽電話或上網。一名男子打雷時在慢跑,疑似使用藍芽耳機,不幸遭雷擊而亡」?

發布日期/2022年7月20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20版】

一、專家指出,新聞個案的藍芽耳機並非吸引閃電關鍵,應該是人在雷雨天位於空曠地形,易引發「尖端放電」效應。但耳機金屬物質會傳導電流,造成身體傷害。

二、對於「電磁波是否引雷」學者意見並不一致,氣象局則表示觀測資料不足,無法下定論。

三、專家指出,雷雨時,人不要跑到空曠的戶外是避雷關鍵。

背景

2022年7月初,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流傳一則訊息指稱:

「在戶外遇到打雷時,絕對不用手機接聽電話或上網。 一名男子打雷時在慢跑,疑似使用藍芽耳機,不幸遭雷擊而亡。」

該訊息並附有一則影片連結,檢視後是YouTube《TVBS NEWS》頻道所發布的新聞影片,標題為〈健身教練遭雷擊亡 警疑藍芽耳機釀禍〉,上架時間為2021年7月14日。在《TVBS新聞網》也發現有相同標題之新聞報導

影片長度1分44秒,內容描述苗栗一名男子2021年7月13日在堤防慢跑,當時正逢雨天,遭到雷擊後送醫搶救不治,由於現場發現一隻藍芽耳機,死者雙耳焦黑,警方不排除是藍芽耳機釀禍,消防局則呼籲有閃電時不要打電話,因為電磁波會引雷。

經查核中心檢索,該新聞影片與傳言文字自2021年起就在社群平台流傳,有時只分享影片連結而無附加文字。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3: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原始新聞的內容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視該新聞個案的其他媒體報導,除了網傳影片的《TVBS NEWS》外,《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ETtoday》《中央社》都有報導此一事件,描述大致與《TVBS NEWS》相同,再查證苗栗縣消防局臉書對該事件的貼文,也與前述報導相符。

其中《蘋果日報》與《ETtoday》都指出,警方懷疑帶藍芽耳機可能與雷擊有關。《蘋果日報》則另外補充,檢察官相驗後,確認男子遭雷擊造成心肺衰竭死亡,但為何被雷擊則無法確認。

(二)依據《中國時報》《中央社》報導,明確指出雷擊點為苗栗農工對面的後龍溪堤防步道,查核中心檢視苗栗農工附近的空拍影片,並比對網傳影片《TVBS NEWS》報導內容,都顯示該步道周遭為空曠地形。

圖4:網傳影片與空拍影片對比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綜合以上,發生於2021年7月13日苗栗市的意外事件,雷擊地點是周遭空曠的河岸堤防,檢方已確認該慢跑男子遭雷擊死亡,為何遭雷擊則無法確認。

爭議點二、警方懷疑死亡個案是因「戶外使用藍芽耳機遭雷擊」,是否可能?

查核中心分別諮詢成大物理系教授陳炳志、台大電機系教授江簡富。

(一)陳炳志表示,藍芽耳機不會引雷,真正的關鍵是雷雨時,人位於空曠處,會變成吸引雲層電荷的突出物,這稱之為尖端放電效應(Corona discharge),也叫避雷針效應。

陳炳志說,當雷雨時雲層帶有大量電荷,越尖銳的物體,電荷密度與電場強度就越高,越容易引起閃電,因此打雷時人不要靠近高塔、樹木、電線桿等物體,以免被雷打到;而雷雨時人若處在空曠環境中,由於人體電阻相對於空氣低很多,就會變成目標突出的良好導體,招致雷擊的機率大增。

(二)江簡富說,當時男子位於空曠處,被雷擊的機率本來就比較高,而由新聞描述雙耳焦黑」來研判,是金屬物導電所致,所以當時男子應該有配戴耳機,但不表示使用藍芽耳機就會遭致雷擊。

綜合以上,學者認為,男子於雷雨天在空曠地形慢跑,才是遭雷擊的主因,藍芽耳機並非吸引閃電的關鍵,但耳機的金屬物質會傳導電流,造成身體傷害。

爭議點三、傳言稱「戶外遇到打雷時,絕對不要用手機或上網」、「電磁波會引雷」等說法,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諮詢中央氣象局台大大氣系教授楊明仁、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郭政靈、成大物理系教授陳炳志。

(一)中央氣象局說明,電磁波引雷的說法在學理上雖有可能,但氣象局並無相關觀測資料,無法給予肯定答覆。

(二)楊明仁則表示,如果當時人在戶外雷雨區,撥打電話所發出的電磁波,在學理上可能會強化尖端放電的效應,更有可能讓人招致雷擊,但需要更多實際案例佐證。

(三)郭政靈說明,要產生雲對地閃電,地面的背景電場要至少為1kV/cm,也就是說,在短短1cm電導線形成等位面,要產生至少1kV(一千伏特)的電壓(位)差,這數量級的電場應該不是手機發話的瓦數(4G為0.2瓦),所產生電磁波的電場擾動能影響的。因此,手機的電磁波不太可能吸引閃電。

郭政靈解釋,從該新聞個案遭雷擊的環境來判斷,當時他人在戶外空曠地區,比較可能是手持手機或是身上的金屬物(例如藍芽耳機內的金屬物質),形成有利電流通道,誘使地面形成向上的導閃(leader),然後與雲層向下的前導電流(Stepped leader)連接,形成閃電通路。

(四)陳炳志表示,依據目前研究顯示,電磁波並不會引雷,不論手機或者電腦上網都不會,警消人員認為打電話的電磁波會引雷,是因為死者身上發現藍芽耳機或手機等物品,但推論可能倒果為因。

他也提醒,雖然電磁波不會引雷,但「手持手機」的動作,也有可能強化尖端放電,進一步形成閃電通路,如果手機是放口袋或包包就不用太過擔心。

陳炳志進一步說明,閃電特性就是會尋找又「高」又「尖」的物體,很多人雷雨時撐傘打手機,但沒遭雷擊,原因是在都市中,閃電會先擊中高樓等尖端物體。在雷雨時,即使有撐傘沒有淋濕,但人相對空氣來說是良好導體,一樣有遭雷擊的危險性,因此雷雨時,人不要跑到空曠的戶外是避雷關鍵。

綜合以上,關於手機電磁波是否會吸引雷擊,專家依據學理,意見稍有不同。但專家均指出,在雷雨時,人在戶外空曠地帶「拿出手機」的動作,可能會強化尖端放電,進一步形成閃電通路。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20版】

一、專家指出,新聞個案的情況,可能是人在雷雨天位於空曠地形,易引發「尖端放電」效應,這才是遭受雷擊主因,個案主身上的藍芽耳機並非吸引閃電關鍵。不過,耳機的金屬物質會傳導電流,造成身體傷害。

二、對於「手機電磁波是否引雷」學者意見並不一致,氣象局則表示觀測資料不足,無法下定論。

三、專家指出,雷雨時,人不要跑到空曠的戶外是避雷關鍵。

補充資料

人在台灣戶外遭雷擊的機率有多高?

查核中心諮詢中央氣象局與消防署,皆表示目前官方沒有雷擊傷亡的統計資料。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接受訪問表示,人遭受雷擊的次數並無官方統計,從媒體報導去推估的話,一年平均約有20多起人遭受雷擊的意外事故,而2021年的地面落雷約200多萬次,因此,可以推論一年之中台灣人遭受雷擊的機率約為10萬分之1。

人在戶外,避免雷擊該採取甚麼措施?

根據中央氣象局官網,其建議如下:

  1. 儘速進入車內、室內或大建築物內。

  2. 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鐵塔、電桿、煙囪或躲在大樹下。

  3. 勿站立於高處或山頂。

  4. 勿進入獨立的棚子或涼亭內。

  5. 若在一空曠場地,請蹲下抱著膝蓋,儘量漸少身體與地面接觸之面積。

  6. 勿浸泡水中,並遠離海灘、泳池和水邊。

  7. 勿穿戴金屬飾品,勿接近金屬物品。

  8. 勿使用行動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