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最具挑戰時期」 華府智庫跨大西洋訪團:某些國家面臨民主倒退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總統賴清德今(6/18)上午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訪團成員、拉脫維亞前總統艾格斯(Egils Levits)致詞時,首先恭喜賴清德的勝選總統及就任,在此充滿挑戰的時刻上任,他認為是二戰後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但相信賴清德及台灣人民將能應對此局勢。

艾格斯指出,台灣是全球民主國家的一員,從方法論來衡量民主品質非常困難,但就現存的指標而言,台灣民主排名全球前十。此傳達了兩個訊息,一個是好的訊息,一個可能不那麼好的訊息。

他解釋,好的訊息是,向所有非民主國家或社會展現了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建立高品質的民主是可能的;不那麼好的訊息是,即使社會、國家擁有長久的民主歷史,未來也不能保證民主制度永存。因此,現在也看到在某些歐洲及其他國家都面臨民主倒退的挑戰。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艾格斯說,台灣、美國、捷克及拉脫維亞等人民,都相信民主是比較好的制度,然而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是民主國家,全球80億人口中只有少數人民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下。尤其在過去十年,民主國家面臨內憂外患,外部有侵略勢力,內部威脅則特別是民粹主義的高漲。因此,有必要強化民主及其韌性。

艾格斯提到,民主應該要能夠自我防衛,即自我防衛性民主,或稱為戰鬥性民主的憲政原則,此原則應該被強化以應對新的威脅,尤其是來自混合戰、資訊戰、認知戰等。即使面臨複雜的情勢,台灣的民主依然強健且具韌性。因此,訪團非常期待與賴清德及台灣政府交換意見,了解台灣及周邊情況,分享彼此經驗,並向台灣學習如何具有韌性。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賴清德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更多太報報導
見華府智庫跨大西洋訪團 賴清德:民主國家攜手合作守護全球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