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顧漁樵耕讀計畫 社區長者活到老、學到老

花蓮第二照顧合作社致力於推動長照二.0社會政策,並將盈餘提供做社會公益。二十二日在二顧園區成立「漁樵耕讀計畫」茶會,提供社區長輩更多元學習機會,讓大家「活到老、學到老」。會中多位長輩分享在園區生活心得(見圖),縣政府北區主任邱增良說出,縣府篇列預算照顧長者的用心。

根據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目前平均壽命約八十歲,平均退休年齡約為五十八歲,遠比法定退休年齡六十五歲早了七年。因此,如何進行「退休生活規劃」已是銀髮族重要的人生學分。

漁樵耕讀計畫中的農耕社會的四種行業-漁夫、樵夫、農夫、讀書,它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古時候退休的人,總是會在這四類中擇其一,當做生活之重心;享受田園淡泊自如的恣意生活。園區內「魚菜共生」系統是一個兼顧有機和環保的種植系統,系統中魚的排泄物經微 生物分解成為蔬菜的養分來源,而蔬菜吸收養分同時亦過濾水質,系統中的 魚、菜、微生物,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食物鏈。這套系統對一般民眾最大的優 點在於不需擁有太多務農技巧,也不用耗費體能翻土,就能輕鬆種植純天然的作物。

「第二照顧園區」在社區據點有許多長輩,在年幼時貧窮,無法上學讀書,透過耕讀計畫結合魚菜共生、繪本故事、品茗欣賞、生命回憶等方式,重拾鉛筆、畫筆,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學習創作。希望能透過藝術、音樂、手做、健康促進等課程,延緩失智失能。讓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快樂的在社區中活動,身、心、靈都獲得滿足與陶冶。

理事長伍崑崙說出,從有感於篳路襤褸廢墟轉變成府前路的路標「彩紅屋」迄今已滿兩年。為給園區內長輩能有更充實晚年,不要在家裡被電視看,藉由計畫凝聚老人向心力及情感連結為主,透過團體學習與人際互動而增加「幸福感」指數,發揮生命量能,讓長輩們享有更愉快充實的樂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