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類警訊要注意 熟悉「一問二應三轉介」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記者葉曉姍台北報導

自殺防治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但因相關問題牽涉極廣,涵括心理專業、公共衛生、精神醫療、學校教育與社會福利、媒體報導等,所以當身邊出現有自殺危機者,例如面臨親友有自殺想法時,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表示,可透過「一問二應三轉介」自殺防治守門人的原則處理,「一問」指的是詢問,了解對方想法,包括自殺意念與促發因素,「二應」代表積極聆聽,專注聆聽對方想法,提供陪伴與情緒支持,如果仍有想要自殺的徵兆,就須進入「三轉介」,也就是尋求專業幫助與資源:如果是在學校,可尋求輔導室或輔導中心的協助;如果處於職場,可轉介心理評估或諮商或使用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簡稱EAPs);如果一時無法取得上面或其它資源,也可以打自殺防治緊急求助電話,如安心專線1925或生命線1995等,是由受過訓練的志工或專業人員來接聽電話,24小時隨時提供服務;或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例如精神科或身心科等,如果情況十分緊急,則應該迅速求助,包括到醫院急診室就醫,請精神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自殺風險與社會心理評估,視病人情形提供藥物、心理性或其它生物性的治療。

綜合自己與其他專業學者的研究,張書森所長指出,自殺行為背後可能蘊含了多重原因,有自殺傾向者,普遍會有五類警示表現:第一,當事人會透過直接與間接的方式表達自殺想法,直接的方式包括向他人說「我想死。」、「我想自殺。」等,間接方式則是透過以文字或話語傳達類似「活著很痛苦,我對不起大家。」「我消失比較好,不想再看到明天。」當接收到類似危機訊息時,民眾應該要非常慎重的看待。第二,當事人可能有明顯憂鬱徵兆,例如情緒低落、對任何事物都沒興趣。第三,當事人可能有明顯情緒變化,突然變得焦慮、坐立不安、憤怒,情緒狀態明顯不安定。第四,當事人會有吃不好、睡不好、不願意出門社交、過量飲酒等行為改變。第五,當事人有時可能會有與前述情況相反的表現,想自殺者反而不會顯得特別難過,甚至表現平靜,但卻有告別的動作,例如向家人或朋友說「謝謝大家的照顧。」、「麻煩你以後幫我照顧寵物。」等話語,這種情況也需要予以特別關心。

臺灣從約102年開始,自殺率呈現相對穩定的水平,政府與民間團體持續對自殺防治議題予以關注與投入資源。自殺是複雜因素交互作用的不幸結果,所以也應該擬定多層次的防治策略。張書森說明,自殺的因素可以來自多個層次:首先是個人層次,包括急性壓力事件、創傷經驗、生理狀態與疾病、心理因素與疾病、人格特質、社會經濟條件、工作狀態、婚姻情況,與過去是否曾有自殺行為等等;其次是人際層次,人際衝突、家庭暴力、同儕霸凌等也會影響自殺行為,相反地,人際支持網絡等保護因素則可以減少自殺危機;最後是在群體層次,如果高致命性的自殺方法容易取得,或被大量宣傳而廣為傳播,那麼自殺率也可能會產生變化。張書森表示,當109年疫情剛發生時,許多人擔心會對心理健康與自殺風險有負面影響,但當年3月與4月自殺率卻比預期值低14-16%,推測原因可能包括:在疫情期間民眾產生凝聚力;轉移注意力到外部威脅;政府在這段期間,有給予相應補助協助大眾緊急對應;民眾盡量少出門,因此讓人待在家裡,自殺工具不易取得或自殺地點不易去,且家裡有其他成員,較容易阻止在家自殺的發生等原因。

自殺防治具備跨領域的特色,張書森認為自殺防治雖然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但因為牽涉極廣,例如公共衛生、心理專業、精神醫療、學校教育、社會福利、媒體報導等,所有這些專業相關的單位都有可能參與防治工作與相互合作,然而,不同領域之專業人員的溝通方式與關注重點有時大相徑庭,例如醫療端通常比較強調精神疾病的治療;從教育端,教育者會希望能透過教育的方式來改變人的思想行為;媒體關心的則是希望能夠透過報導給予民眾知的權利,因此在自殺防治上,各專業之間如何達成平衡與合作,以維護公眾最大化利益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張書森教授訓練背景橫跨公共衛生與精神醫學,目前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研究主題包括自殺防治與心理精神健康,從群體健康科學的角度,研究影響自殺行為的複雜因子,以尋找和評估預防自殺的有效策略。張書森教授的團隊使用生命歷程、多層次的視角來進行自殺行為的實證研究,他與國內外的學者合作,進行一系列分析,了解自殺、自我傷害,以及心理健康的趨勢變化、地理差異,以及相關因子,以及介入措施的效果,為自殺防治而付出努力。

提醒:你的每一個關心,都有無限可能的力量,隨時隨地關心周遭的人,讓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有求助或助人需求,均可撥打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圖說:面臨親友有自殺想法時,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表示,可透過「一問二應三轉介」自殺防治守門人的原則處理。
圖說:面臨親友有自殺想法時,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表示,可透過「一問二應三轉介」自殺防治守門人的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