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芒/魯先聖

魯先聖

我接了一個讓我特別感動的電話。我中學時代的同學,現在我故鄉一所初中教學,他說,他的院子裏有一棵棗樹,他鋸下來兩個粗枝,做成了一對我書畫用的“鎮紙”,問我清明節放假是否回老家,他送到我的梅園去。

這位同學,已經四十多年未見,但是,現在有微信和抖音,他就知道我在做什麼,常常留言。四十多年未見,也許見了面,我會認不出現在他的模樣了,但是,我們一起寒窗苦讀時他的樣子,我依然清晰如昨。當時班裏他個子最高,是我的保護傘。畢業後我在故鄉的縣政府工作,他還專門去找過我。老同學依然還深深地牽掛著我,很感動,我計畫回故鄉的時候,去看望他。我相信,他的這個電話,一定是猶豫了很久的,他一定會想到我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鎮紙的,但是最終,他還是撥通了我。我的書案上,常常用的鎮紙當中,有水晶的,有小葉紫檀的,有黃花梨的,大約十幾種,有個別的價值上萬,但是,老同學特別砍自己院子裏的棗樹枝,給我專門刻制的這一對,必將是我最珍貴的。因為,有什麼樣的價值,能超過同學的手溫和四十年歲月的牽掛呢?

在北大的林蔭小道上,北大終身教授季羨林先生,以他獨特的幽默口吻和深刻見解,給在場的聽眾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他說:“多少年後,我醒悟過來,終於發現了一個宇宙真理:在公有制體系裏,每個單位都是小人的天下;正直的人總是少數,且無權勢;群眾的眼晴都是瞎的、勢利的,他們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站在君子一邊。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因為他不認為自己是壞人。” 在不同的文章中多次看到季羨林先生這段話,我個人覺得季老的話,第一、第二句多少有些偏頗,第三句則完全正確,我甚至認為:壞人不僅僅不會變好,而且會隨著他權力的增大或經濟能力的增強,會變得更壞,對社會更有危害性。

文學作品和一個作家的人格力量有多大?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1935年,蔣介石對於魯迅一再寫文章揭露他的醜惡而恨之入骨,命令戴笠刺殺文學巨匠魯迅。戴笠把暗殺任務交給心腹沈醉。沈醉在魯迅家附近潛伏數月後,臨陣倒戈,放棄對魯迅的暗殺。促使沈醉放棄的原因是,在潛伏期間,他讀了很多魯迅的文章,沈醉開始意識到,這位文學巨匠是一個有著崇高信仰和堅定信念的人,而且在全國民眾當中享有崇高的聲望,自己如果暗殺成功,必將成為民族的罪人而遺臭萬年。沈醉決定編造一個藉口,暗示魯迅的背景強大,無法輕易下手。他向戴笠報告稱,魯迅身邊有眾多高手保護,暗殺行動難以成功。 戴笠考慮到魯迅在文壇的巨大影響力,放棄了這次暗殺行動。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特工的內心世界,也看到了文學巨匠魯迅的崇高形象,更讓我們認識到,即使在黑暗的時代,也總有光明存在,人性的善良和勇氣總能戰勝邪惡。

清朝《德育古鑒》一書中記載,“日行一善”這個成語出自於哲宗元祐三年任兵器監主簿的葛繁,葛繁堅持每天做好事,後來官至太守。有人請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說:“比如這裏有條板凳,倒了礙人走路,就彎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一輩子做幾件善事不難,但是,一個人如果每天都做一件善事,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君子了。

生命的繁華並沒有什麼秘密,你只要緊緊拿著人生的那張請帖,一往無前,就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不論你的成就多大,都不要將自己已經擁有的聲望、地位和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普通的人,而是幫助那些人解決問題,讓所有人的生活更好。

為人處世再好,也會有人厭惡你。你做人再真誠,也會有人懷疑你。人世間最難測的是人心,不論你怎麼做都會有人說三道四。所以,人生切記,為了取悅所有人而不斷改變,而是善待自己,在他人的面前順其自然,自己努力獨善其身。

一個人必須有骨氣,有傲骨。但是,青年人也必須懂得,這是要有底氣和實力為前提的。有了真本事,你就對誰都可以說不,包括體制。

其實,不論任何事業,只要你專心致志,並以畢生精力全力以赴,不犯天條,不惹眾怒。只要想活下去,就一定能活下去。如果自己克服不了的,就趕快扔掉。一生朝著一個目標持續發力,就一定能夠抵達。

我特別喜歡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