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在AI時代「前途茫茫」?其實未來世界需要的是跨領域的人才

這個社會需要人文學科,也需要理工學科,培養自己與時俱進的自學能力才是重點。(照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文學科的重要性及其未來前景成為人們廣泛討論的話題。最近,成大歷史系學測申請入學招生掛零事件更引發台灣社會對人文學科處境的關注。許多人認為人文學科處於「瀕危」狀態,而另一些則認為人文學科在AI時代變得更加重要。

成大做為台灣頂尖大學之一,招生分發掛零的狀況令人驚訝。然而,根據台大社會系林國明教授的分析,真實原因是越來越多成績好的高中生想讀歷史,而且填志願時填了很多所大學的歷史系,錄取學生的重榜率太高,最終才造成「成大歷史的分發掛零」的結果。若然,成大歷史系明年若適當調整招生策略,降低與北部大學的重榜率,應該不至於再次出現和今年同樣的情況。

人文學科的「瀕危」狀態?

不過,即使AI對成大歷史系尚未構成真正威脅,並不意味著AI對人文學科的威脅不值得重視。

根據《聯合報》報導,人文學科面臨著來自社會和經濟多方面的挑戰。隨著科技和工程學科的崛起,學生和家長越來越喜歡選擇更具實用性的學科,以期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這種趨勢導致人文學科招生人數減少,進而影響這些學科的發展和經費資源。以台灣為例,2023年台灣各大學文學院的招生數據顯示,報名人數比前一年減少近20%。

台灣之外,美國也出現類似狀況,即人文學科招生狀況需求和興趣正在減少。該文引用若干具體數據,顯示就讀人文學科的學生數量明顯減少。以佛羅里達州瓦倫西亞學院為例,該校的人文學科招生人數在過去五年內減少15%。而這種情況不僅限於瓦倫西亞學院,不限於美國,全球各地都有類似趨勢。

然而,另一部分學者和評論者認為,AI的崛起反而突顯了人文學科的重要性。南卡羅來納大學哲學系教授賈斯汀·溫伯格(Justin Weinberg)撰文指出,AI技術雖然能夠處理大量的數據和資訊,但在倫理、價值觀和人類情感等方面,仍然需要人文學科的深度。該文提及,人文學科能夠提供對於科技進步的批判性思考和人性化的視角,這在AI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具有經濟學背景的彭博社專欄作家艾利森·施拉格(Allison Schrager)也持類似的觀點。她撰文指出,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需要具備更多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倫理判斷能力,這些都是人文學科最擅長培養的核心素養能力。

該文強調,人文學科在AI時代不僅不會過時,反而會變得更加重要。許多公司開始重視員工的創意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技術環境和市場需求。事實上,根據LinkedIn平台所做的調查,2023年全球有超過70%的企業表示,對具有創意、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員工需求正在增加。

自我修養與人文學科的價值

此外,溫伯格教授還強調自我修養和人文學科的關聯。他指出,人文學科不僅是職業訓練的一部分,更是個人全面發展和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透過人文學科的學習,個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世界,培養出全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此一觀點得到不少教育學者的支持:教育不只是為了就業,更是為了培養有素養、有思想的公民。在這個意義上,人文學科在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比方說,許多研究也發現,曾經接受人文學科教育的學生在解決複雜問題和溝通能力方面的表現更為出色,這些能力在職場中將會持續受到重視。

此外,個人對教育需要負起更多的自我責任。不只是學生,老師也同樣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自學能力,不必也不能被大學或單一科系的門牆阻隔或囿限。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個人自主學習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自學能力不僅可以彌補正規教育的不足,還能幫助個人持續地更新知識,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職場環境。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個人的主動性和創造力,進而提升整體的教育水準和品質。

AI對於未來教育的潛在影響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AI技術的普及可能對技能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根據《財星雜誌》(Fortune)的報導,美國一所頂尖文理學院的院長警告說,AI可能使Z世代的技能水準下降,而不是提高。AI技術的便捷性讓人們「幾乎不需要任何知識就能使用這些技術」,而這可能導致人們更加依賴技術而忽略自身技能的培養 。

此一狀況提醒我們,即便在高度自動化的時代,自主學習和技能培養也依然至關重要。文理科系實際上能夠提供對人類經驗和社會結構的深刻理解, AI無法完全取代,因為學習人文學科不僅是掌握知識,更是培養一種批判性思維和全面的視角。

不過,人文學科絕不能因此而自我感覺良好,完全無視於科技與社會變化。相反地,人文學科有必要主動面對科技、擁抱變化,利用AI技術來提升教學品質和研究成果。未來,不管哪一個科系,整個教育體系都需要更加靈活,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科技環境。

這意味的是,中學和大學應該更加重視跨學科教育,將人文學科與科學技術相結合。這種跨領域知識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還能培養具備廣泛技能的通才。

這個社會需要人文學科,也需要理工學科,而且無論就讀哪一個科系都無法保證事業成功與人生幸福,學生自己和學校老師都需要培養與時俱進的自學能力,並且努力打破學科之間原本涇渭分明的界線,方能應對不斷變化的挑戰和機遇。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波音以47億美元買下機身製造商後 執行長暫時躲過批評的砲火
CEO變部長話不能亂講 謝龍介曝郭智輝曾向卓榮泰表達「倦勤」
全台空屋率蘆洲4.2%最低 北市東邊都是低空屋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