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未定 司法院續研議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今天(12日)結束,但參審制與陪審制的爭議最後沒能進入總結會議討論。司改國是會議籌委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表示,這是礙於議事規則的限制,不能代表總統的承諾跳票。司法院長許宗力也表示會持續研議,制定一套適合台灣的制度。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落幕,但民眾最關心的人民參與審判要採取何種制度仍沒有答案,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日前更質疑總結會議未納入這項議題,是縱容司法院採用「參審制」,蔡英文總統的政見跳票。

對此,司改國是會議籌委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在總結會議後記者會中回應表示,關於要採參審制還是陪審制,分組會議表決時票數相同,兩種制度都沒有達到結論的門檻,依照議事規則,總結會議只討論在分組會議做成的結論,所以相關議題沒有納入總結會議討論是受限於議事規則,他不認為這代表總統的承諾跳票。

林峯正強調,儘管這次沒有做成相關決議,但總統推動人民參與審判的決心沒有改變,會請司法院儘速研議出方案。林峯正:『(原音)雖然分組沒有做成決議,可是蔡總統決定要推動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的決心並沒有改變。至於未來採取什麼樣的制度,具體制度的選擇,我們就請司法院參酌各國實踐的經驗,設計一套符合台灣國情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

司法院長許宗力也說明,司法院提出「國民法官」的概念,就是希望人民能直接參與審判,讓判決能夠「接地氣」。

許宗力指出,雖然國是會議沒有對此做出決議,司法院還是會以權責機關的立場持續研議,但他不會說要採陪審或是參審,因為目前的規劃包含了美國、日本及德國制度的要素,希望能設計出比較符合台灣文化與國情的制度。在研議結果比較成熟後,司法院也會向外界說明,並邀請贊成陪審、參審或是日本裁判員制度的學者共同表示意見。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