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移動減少了 醫師揭疫情最好狀況

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指揮中心昨(11)日公布國內新增6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39例本土個案及191例境外移入,本土確診連3天都在400多例左右,醫師沈政男就直言「代表疫情擴散動能被削減,目前的圍堵有效」,更點出台灣最好的情況,就是「能在疫調與隔離量能被超越前,把Rt值壓到接近1」,希望民眾仍不要放棄防疫,因為即使與病毒共存,染疫人數仍有很大伸縮空間。

醫師沈政男分析台灣疫情現況,認為目前全台Rt值持續下降,已經降到2以下,歸咎2個原因,一是各縣市仍持續疫調與匡列,二是人流移動已有減少,因此以台灣連續三天都是400多例的情況,代表疫情擴散動能被削減,目前的圍堵有效。

醫師估算目前全台Rt值已經降到2以下,人流移動減少是一大原因。(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醫師估算目前全台Rt值已經降到2以下,人流移動減少是一大原因。(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至於台北市疫情新增100例仍有65例屬於不明感染源,沈政男認為比例仍偏高,主要是「人流移動比較大,台北目前隔離5000多人,雖然量已經很大,還是應該繼續匡列;如果無法匡列到二、三輪,只匡列一輪仍有很大的幫助」,醫師認為如果沒房間可以隔離,至少要讓接觸者知道自己有染疫風險,並趕緊受檢或自行快篩。

沈政男點出現階段圍堵的目標,就是讓Rt值趨近1,直言「如果清零不可能,那麼至少努力壓到Rt值趨近1吧」,雖然雙北市長都認為新增一定會上升,但若是民眾看到新增上升感到擔心,也可能自動減少社交與群聚,那麼新增就會趨緩。

沈政男認為「現在,防疫目標是維持現狀」,提到即使大家選擇與病毒共存,但以各國染疫比例來看,日本是5%、韓國將近30%,「台灣,會停在哪一個數字?幾百、幾千,還是幾萬?就看大家的決心與努力了」,醫師直言,即使與病毒共存,染疫人口仍有相當大的伸縮空間,而差別恐怕就在於防疫方式。

最後醫師提到,關於接下來的全台疫情,能想到的最好狀況,就是在疫調與隔離量能被超越前,把Rt值壓到接近1。希望大家不要放棄,繼續盡力圍堵。

x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落實實聯制,有疑似症狀應儘快就醫,經評估後採檢。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年底能脫口罩嗎?網嘆「沒見過同事全臉」絕望:戴一輩子嗎
30多歲女「僅打1劑疫苗」!確診中症病況曝光
封城第15天!上海爆2.6萬確診創新高 台醫師:有成效
本土+431醫點名1縣市「讓人放心不少」:決心令人感動

我嚴防新冠肺炎
立委廖國棟傳確診 陳時中:祝委員早日康復
北市府1員工確診 同樓層軟性封鎖
陳時中:停課標準將以班為單位
15例中重症個案 1/3沒打疫苗
「送藥到府」新北300藥局先開跑!藥物密封、只送到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