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會更熱 颱風、降雨量正常偏少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6月25日舉行颱風展望記者會,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根據最新預估,今年下半年以2至4個颱風接近台灣的機率最高。(陳祐誠攝)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6月25日舉行颱風展望記者會,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根據最新預估,今年下半年以2至4個颱風接近台灣的機率最高。(陳祐誠攝)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25日說明今年下半年颱風展望,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較少,預估下半年會有2至4個颱風接近台灣,低於歷史均值。而今年颱風數和降雨量都偏少,溫度則偏高,在反聖嬰的作用下,今年夏季會更炎熱。

今年梅雨季台灣受數波鋒面影響,但時間都很短,整體總雨量251.6毫米,低於氣候正常值的409毫米。5月均溫略高於均值,6月最新的平均溫度為27度,也高於均值的26.7度。

陳怡良說,熱帶太平洋東部海溫持續下降,今年反聖嬰的機率變高,台灣夏季可能更加炎熱,颱風生成則會離台灣較近。颱風生成較近,確實容易較早登陸,或移到颱風不利繼續生成的位置。

依據往年氣候值,下半年可能有3至5個颱風接近台灣(距離300公里內),而根據最新預測,今年數量以2至4個的機率最高。陳怡良說,台灣每年約有一半的水源來自颱風降雨,今年雨量和颱風都是正常偏少的情況下,提醒民眾要節約用水。

為強化颱風早期預警資訊,氣象署將於7月1日於原「120小時颱風暴風侵襲機率」產品上,新增「颱風暴風可能到達時間」及「颱風暴風可能最早到達時間」2項資訊,讓有需求的族群在颱風來臨前3至5天,先取得颱風暴風可能最早到達的時間與機率。

氣象署強調,儘管現代科技對颱風路徑的預測能力已經有長足進步,但仍難以完全掌握,預報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差,但就颱風路徑準確度而言,目前我國與美、日等先進各國官方的預報水準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