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漲幅落後 醫療股財報正向 防禦力UP

資金持續集中在強勢科技股,醫療股今年以來漲幅再度落後大盤,尤其健保、生物科技、醫療資訊技術等今年股價表現仍相對落後。投信法人認為,美國通膨展望雖向下,市場對利率下滑預期卻過於樂觀,增添後市股市修正風險,但醫療股財報表現仍正面,價格與基本面明顯偏離,後市防禦性反而提升。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預期GLP-1持續發光,正面效應擴散,若資金輪動轉往表現落後的低波動股票,有利醫療相對表現。長線來看,在肺炎疫情延續及高齡化時代來臨,全球生技產業需求持續攀升,預期未來三年美國、歐盟、日本、中國等主要國家的每人醫療支出持續上升,生技醫療產業股價去年來落後大盤約20%,創造逢低布局空間,待投資價值重新反映在股價上,可望迎來買盤青睞。

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世杰指出,現階段可瞄準創新醫療產業帶來的投資機會,掌握投資契機,當升息接近尾聲,通常是經濟成長動能相對趨緩的時候,金融市場震盪也相對較大。醫療照護產業較不受到經濟逆風影響,產業相對穩定,目前正是布局好時機。

且醫療行為從傳統走向智慧,產業商機也由傳統的製藥,轉往如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臂、照護中心等創新的應用商機,並且在Covid-19疫情的催化下創新醫療服務快速普及,因此民眾醫療行為的轉變,催生了創新醫療的新商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強調,樂觀看待GLP-1藥物和肥胖治療的前景,同時也看到AI在藥物探索的潛力,相信AI和機器學習有機會應用於過去被認為「無藥可治」的領域。

根據高盛預估,預計至2030年美國服用減肥藥的肥胖成年人,將從目前的約200萬人增加到1,500萬人,這將使減肥藥市場規模從目前約100億美元增加到1,000億美元,減肥藥存在龐大商機。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