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碳焦慮飆升 採以大帶小度難關

因應國際減碳要求,外銷為導向的台灣產業都陷入「碳焦慮」。坊間出現各式碳交易研討會、論壇,入場費所費不貲,還出現碳盤查認證補習班。環保署提醒,經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可做碳盤查機構有12家,碳盤查和碳查驗都應符合可量測、可驗證、可報告的原則進行。

環保署去年公告,碳排達2.5萬公噸的企業必須做碳盤查與登錄,計有500多家,在本月31日以前必須經過第三方機構查驗。業者須定時針對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進行量化盤查,並提交報告及查證。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說,碳盤查是推動淨零排放的基本功,沒有碳盤查就沒辦法碳減量,也就無法達成碳定價、進行交易。

但是碳盤查該如何進行?工總表示,多數中小企業沒有碳管理能力,面對複雜的碳議題時,顯得徬徨不安,需一套整合式服務。工總推動「碳盤查標籤」、「以大帶小」,以及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共同合作機制等3大服務。

工總與永續低碳聯盟合作,包含SGS、德國萊因等合格機構,建置「民間版」的盤查標籤方案,提供「盤查、查證到標籤」等服務,協助企業掌握碳盤查要領。

據了解,ISO 14064-1標準的碳盤查量化費用,輔導費20萬元、查證費用20萬元,合計約40萬元,工總與永續低碳聯盟所發標籤1張可使用1年,費用約7萬元,降低中小企業負擔。

工總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推行「以大帶小」,透過大型企業輔導碳盤查碳足跡、分析減碳熱點、擴散至供應商、媒合專家導入技術減碳,協助產業鏈提升減碳能力。目前有17家大型企業願意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碳足跡及碳盤查等工作。

其中,造紙廠正隆「以大帶小」,攜20家上下游廠商落實碳管理,建立建立碳盤查、產品碳足跡、節能改善等專業知識,養成40位具碳管理訓練合格證明的種子人才等。

工總並結合各產業公協會成立「碳中和聯盟」,辦理講習會,推廣企業建立自主碳管理能力,提升企業自主減碳意願,已有60多家企業參與。

商總也規畫要建立服務業碳盤查機制,希望也可以如製造業一樣獲得認可,盼能向政府爭取相關的經費,協助企業建立基本的碳盤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