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飲食」易失眠?醫揭攝取方式、時機影響最大
(記者馮康蕙/綜合報導)許多人在食用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食品後,都會有難以入眠的情形,但其實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攝取量過低時,也容易造成失眠,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分享,有位病患為了減重開始進行低碳高蛋白飲食,但在施行的半年期間,體重雖然有減輕,睡眠品質卻越來越差,對此醫師表示,這與飲食攝取的時機和方法有關。
圖/擷取自FREEPIK
顏佐樺醫師表示,飲食和睡眠息息相關,此患者平時三餐都已大量豆腐、豆漿及蔬菜為主,完全不碰米飯和水果,在三個月後體重雖然有下降,幅度卻未如預期,反而睡眠品質變得更差,減重持續六個月後,晚上經常因為太餓而吃零食,白天在回歸嚴格的飲食控制,對此醫師建議晚上可以選擇吃玉米、地瓜和些許米飯等抗性澱粉,果然在三個月後回診時,患者睡眠品質提升許多。
顏佐樺醫師指出,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主要是幫助調節生理機能、穩定規律作息及幫助入睡的,而血清素和色胺酸是製造褪黑激素的原料,其在蛋白質的攝取中能補充,若是同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則能協助色胺酸經過大腦屏障,合成血清素,因此晚上吃些澱粉及蛋白質能幫助入睡後生成褪黑激素。
醫師也分享四個飲食通則做為參考,包含晚餐適當補充蛋白質,並攝取抗性澱粉等原型食物;平時吃夠蔬菜水果,均衡攝取營養素;研究證實高脂肪、高熱量的晚餐會影響睡眠品質;酒精飲品可能會讓人容易入睡,但卻會影響睡眠的深度,因此也會影響睡眠品質。
失眠除了是低碳飲食導致之外,壓力、營養素不均也都會影響睡眠,飲食取向、飲食習慣、飲食的時間點都可能影響睡眠,但每個人的代謝速度不一,各種物質的代謝狀況會因人而異,是否因此導致睡不好,需經過專業醫師個人化的檢查與評估,可以透過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甲基化代謝分析兩項功能醫學檢測分析,幫助找出潛在失眠原因。
更多引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