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越蓋越高 國研院開發新RC結構樓高可增1倍

國震中心開發出「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國研院提供)
國震中心開發出「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國研院提供)


都市的住宅建築逐漸高層化,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23日)指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歷經10年研發,開發出「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Taiwan New RC),將材料強度提升約1.6至2.4倍,除了有效減少建築物的材料使用量、縮小梁柱尺寸外,還可以提升建築物高度將近一倍,是鋼筋混凝土(RC)建築的全新里程碑、高層住宅的新首選。#請聽記者楊文君的採訪報導#

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築是由抗拉的鋼筋與抗壓的混凝土組成,適用於住宅建築,但缺點是強度較低及單位重量較大,最高只能蓋到27樓左右;鋼骨結構雖可蓋更高樓層的建築,隔音度卻不佳,不適合做為住宅。

國研院國震中心自2009年起,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資源,著手研發「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歷經10年努力,已經開發出強度為傳統材料1.6倍的鋼筋、2.4倍的混凝土,除了有效減少建築物的材料使用量、縮小梁柱尺寸外,還可以提升建築物高度將近一倍,約可蓋到54樓。

國研院國震中心研究員林克強指出,若以25層樓的建築為例,使用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相較於傳統鋼筋混凝土,構件材料成本可節省45%,工期可節省50%;又以30坪住宅為例,可增加約2%的室內使用面積。若應用此技術興建超高層建築,在台灣都市寸土寸金的環境下,優勢更大。

遠揚營造、亞利預鑄董事長鄭燦鋒受訪時指出,由於這樣的工法才剛開始運用,預估建造成本會增加10%左右,他期盼政府能放寬建築容積率,吸引業者引進。他說:『(原音)剛開始成本稍微高一點,我希望政府若想輔助的話,一定要想辦法幫忙,容積方面做一點幫忙,增加5%或10%,讓建商能往這方面誘導。一個新工法的推動總是需要時間跟一些推力。』

國研院強調,我國也成為繼日本之後,全世界第二個開發出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的國家。目前國研院正積極輔導業者依循「建築新技術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材料認可申請要點」,向內政部營建署提出申請,一經通過就可實際使用此項新技術建造高層住宅建築。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