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戀愛腦嗎?心理師揭3關鍵:理解伴侶的不完美

許多人在談戀愛時,容易陷入熱戀的感覺中,忘我地投入對方,甚至為愛情付出極大的代價,無論是情感投入、生活平衡或財務狀況都可能受到影響,心理師余佳容指出,這種情況被形容為「戀愛腦」,她也說明會產生戀愛腦的3原因,並提醒大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影響生活,應該多為自己著想,避免在失戀時感受到整個世界的崩塌。

▼有些人會為了愛情付出許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在粉專《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指出,「戀愛腦」的定義是當一個人陷入戀愛時,大腦會經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變化,使他們更加專注於戀愛對象,並產生浪漫的感情。

▼戀愛腦指人們會因為生理和心理變化,更加專注於戀愛對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戀愛腦呢?余佳容認為,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釋,首先是「神經遞質」,在談戀愛時,大腦內的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和催產素會增加,這與愉悅感、依戀和快樂情緒有關;其次是「專注」,戀愛中的人通常會對對象投入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這可能導致在其他生活和工作方面分心;最後是「理想化」,墜入愛河的人往往傾向於理想化伴侶,將其視為完美,進而影響對現實的看法。

余佳容也表示,要避免「戀愛腦」影響生活,可以考慮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是從過去經驗中意識到自己有戀愛腦的問題,並有意識的保持戀愛佔生活的比重;第二是嘗試保持對現實的理性看法,不要過度理想化伴侶,明白他們也有不完美之處;第三是與伴侶坦誠溝通,分享情感和期望,並確保兩人之間有互相理解的空間;第四是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培養自我價值感,避免有被伴侶操控的可能。

▼余佳容表示要避免過度理想化伴侶。(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余佳容說明,雖說「戀愛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並不算是一種疾病,人在談戀愛時,有多重激素分泌,為了維持這種快樂感,會不由自主的黏著對方、想對另一半好,「但我們要多多為自己著想,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所以生活的其他方面相協調得宜,才不會讓你在失戀時整個世界潰堤」。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26歲排尿就有問題?醫揭3大危害 嘆:嚴重恐不舉
50歲女常「便祕脹氣」 一年後竟癌末病逝
漫畫才子大腸癌逝!抗癌4年暴瘦20公斤 7大症狀是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