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躁鬱還憂鬱?醫「1句話」揭關鍵差異:像慢性病最好發3年齡
躁鬱症患者症狀包含情緒失調,許多人常與憂鬱症混淆,要怎麼分辨?台灣精神醫學會表示,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可用「1關鍵」來分辨;且依研究指出,一生中若逢「這3個」年齡,要當心是躁鬱症的高峰發病期。
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指出,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Bipolar disorder),在台盛行率約為0.3~0.5%,推估患者人數超過6萬9,594人。他表示,躁鬱症的特點,是躁鬱症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包括:
躁期:如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
鬱期: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蔡長哲說明,躁鬱症發病平均年齡為20~30歲,也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是相當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得了憂鬱症,會好嗎?知名人氣網紅阿滴從「做小事」練習重建生活
躁鬱症好發年齡「3大高峰點」
蔡長哲舉國外一項研究、分析1萬3626名躁鬱症患者發現,躁鬱症的發病年齡有3大高峰,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而早於21歲發病的患者有著更高比例,會出現有: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自殺及雙向情感障礙等,多重症狀快速循環的狀況發生。
「躁鬱症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復發次數與後續症狀緩解可成反比。」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建亨指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
躁鬱症2大藥物治療方法
目前躁鬱症主要有2大類治療藥物,一類是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另一類則是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相關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
躁鬱症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常面臨許多困難,例如:部分藥物會帶來體重增加的困擾,或患者自覺症狀改善,因此自行停藥,卻導致病情再度復發,離重返原來的生活又倒退一步,因而降低患者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
林建亨強調,持續治療相當重要,每次的復發都會對患者社交功能帶來不少影響,隨著復發次數越來越高,不只症狀緩解會更加困難,恢復社交功能的患者人數比率也越來越少。目前已有長效針劑可協助持續治療,對於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的進展。
延伸閱讀:
躁鬱症無關遺傳? 醫:基因體質所致
躁鬱症患者可以自我協助
「適度的治療目標設定,可以避免患者落入惡性循環的泥沼。」林建亨說,患者在治療躁鬱症的過程中,若有餘力也可以自行評估,自己的訴求是甚麼,是希望減少病情發作?盡快穩定回到生活崗位?還是減少復發次數?無論如何,都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服藥的劑量或給藥的方式,才能減少因為副作用或其他因素,而影響治療成效。
林建亨比喻:「躁鬱症勘比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不過是發生在腦部而已,就像各種慢性疾病的病人一樣,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是能讓生活重回軌道的。」躁鬱症並不可怕,若出現前述症狀,自覺可能罹患躁鬱症,應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並盡早接受治療,出現副作用是也別輕言放棄,可加強醫病溝通來調整、穩定治療,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