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量腰圍嗎? 一項特徵秒懂看出有沒有「代謝症候群」

在台灣,每5到6人就有1人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這些人得糖尿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合併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也增加1.5到3倍。這些人最大的特徵就是「腹部肥胖」,其中又以年輕男士來說最危險。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醫師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醫師

男女腰圍標準值為90公分和80公分,要如何測量才正確呢?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王治元醫師,於全民健康基金會主辦的《全民抗三高公益講座》【遠離三高很簡單】中表示,正確的腰圍要量肋骨下緣、腸骨上緣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腹部中線位置處,「差不多肚臍上方兩指左右這樣子」,絕對不是量肚臍的地方。


王治元醫師提醒,除了量腰圍外,臀圍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臀圍該如何測量?「量臀圍是量最粗的那一點」王治元醫師也說:「60歲以上,如果你的臀圍,屁股的臀圍大於腰圍或等於腰圍,(罹患糖尿病或心臟血管疾病)風險就會低。」

《好心肝》雜誌曾報導指出,代謝症候群衍生的三高等慢性病,致死率其實高於癌症;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台灣至少有300萬人受代謝症候群威脅。而且腹部肥胖也代表內臟周圍會包覆較多脂肪,在肝臟就會形成脂肪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指出,研究顯示肥胖者8成有脂肪肝,而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超過5成。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

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主任、台大醫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楊偉勛,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就特別提醒,體重過重、低活動度的生活型態與致動脈硬化飲食,是代謝症候群可改變的危險因子,而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與身體質量指數太高、平日攝取過多高熱量類低纖維飲食,以及體能活動量太少有關,因此對於體重過重者,減肥勢必有其必要,換言之,要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平常多運動及避免體重過重是首要之務。

【王治元醫師:遠離三高 認識代謝症候群】完整版影音連結:https://goo.gl/PfLMF3
延伸閱讀:
腰圍粗藏脂肪肝風險!「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
代謝症候群引爆健康危機 小心中厚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