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年齡體質進補 才能事半功倍

高禾醫院張立穎中醫師提醒冬令進補要視個人體質而調整。<br />(記者王正平攝)
高禾醫院張立穎中醫師提醒冬令進補要視個人體質而調整。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天冷手腳冰冷,老一輩總會說這就是虛寒體質(俗稱冷底),一定要進補;只是,不同體質有不同調養方法,加上年齡、性別和日常作息都有差異,該怎麼吃才適合體質又不會過多熱量而造成肥胖?

高禾醫院中醫師張立穎表示,怕冷、怕熱、口乾舌燥、或是晚上失眠等症狀,這些情況不是光靠冬天吃藥膳進補就能改善,應該諮詢醫師,搭配適合體質的藥膳及適當運動,幫助身體達到強健狀態。

針對不同族群養生保健,張立穎提出適合建議:

中壯族─此時正是勞心勞力的打拚期。應著重在肝的保養以保有長時勞動時所需體力;中藥保養以枸杞、決明子、玫瑰、生薑、紅棗做選擇。日常澱粉避免麵食類,以米飯或糙米飯或五穀米飯為主,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每天進行瑜伽、太極、氣功等伸展運動10-20分鐘,釋放身心負擔。

樂齡族─正需專心於身體保養的時期。重點在腎的保養,維持身體機能穩定,減少外界環境對生理影響;中藥保養以枸杞、山藥、生薑、紅棗為主。日常澱粉以適量的米飯或糙米飯或五穀米飯為主,蛋白質一定要補充,每天進行瑜伽、太極、氣功等伸展運動30-60分鐘,鍛鍊肌耐力。

青春族─正值生長發育的階段。此時腎是很重要的角色,保養重點在於使營養吸收與利用達到最大化;中藥保養:黨參、陳皮、山楂、山藥、生薑和紅棗都很適合。日常澱粉補充避免麵食類,可在米飯類酌加大薏苡仁煮熟,注意蛋白質、蔬果類與水分的補充一定要充足;每天進行伸展運動、鍛練運動與有氧運動等,每個運動30分鐘以上,睡眠務必保持充足,讓身體充分進行新陳代謝。

張立穎表示,吃得多倒不如補得巧,但真正的調補,應從一年四季依循不同節令進行,吃的好、補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