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啟示?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約三個星期,烏克蘭人民的奮勇作戰抵抗及高昂士氣贏得國際社會的掌聲,相對地,俄羅斯因為錯估敵情及國際社會一面倒地力挺支持烏克蘭並對俄羅斯進行各種經濟制裁,讓這場原本戰力懸殊的俄烏大戰呈現異常詭譎的膠著狀態,到底誰會輸或贏,甚至到最後要付出如何地龐大代價?目前都還很難講!然而,戰爭的殘酷與無情的確已經深植人心,大國與小國發生戰爭時究竟該如何看待與因應,這在現今這個多元且複雜的國際社會當中,絕對是一個相當嚴肅的政經課題。
兩岸關係的發展的確也面臨著是和或戰的可能攤牌局面。雖然今日的烏克蘭未必就是明日的台灣,今日的俄羅斯也同樣未必是明天的中國大陸,但是,純就目前兩岸日益高漲的民粹對抗情勢氛圍以及雙方執政當局隔岸互嗆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的環境下,「鬥而不破」的政治局面恐怕也不會長期維持下去。在雙方現在完全沒有有效的溝通管道及政治互信的僵局下,「如何避戰」以及「如何管控危機」幾乎已經淪為空談,看起來似乎好像都只能「各自為政」地為未來可能爆發戰爭在做一切因應的劇本及準備。
當然,我們不希望兩岸發生戰爭,更不願意兩岸關係發展長期對抗或敵對下去,台灣面對中國大陸也不會因為想要和平而卑躬屈膝,甚至搖尾乞憐。儘管大陸的軍機、戰艦幾乎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擾台的威脅,縱使哪一天兩岸爆發戰爭,台灣內部的絕大多數百姓為了家園安全也不會畏戰!俄烏戰爭的發生,已經是人類的大不幸,萬一兩岸未來真的也走上這樣的不歸路,我們也只能團結一致奮勇殺敵!
兩岸關係發展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困局與危局呢?這是個人從事政治及媒體評論工作30多年來始終關心、聚焦的問題。因為「為政者」缺乏以人為本的政治同理心,朝思暮想的就是眼前的政治利益與功名利祿,哪裡真的在管老百姓死活呢?兩岸的融合與發展,交流與合作,原本就是互利共贏的唯一道路,哪裡需要框框架架在那裡綁手綁腳?哪裡還需要在隔海互嗆、喊打喊殺的政治操作裡頭來確保「政治正確」的總體利益需要呢?就政治的現實客觀環境來看,民進黨迄今執政了近13年來,台灣獨不到那裡去,大陸當局每天在「反獨促統」究竟在幹嘛呢?「統不統?」、「怎麼統?」誰說了算數?兩岸人民的彼此需要與「心靈契合」難道不是最優先的基本條件嗎?試想,當中國大陸「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或者說,承諾不對台使用武力)」的政軍槍口瞄準台灣時,又如何期待多數的台灣人民「一絲絲」地期盼統一的到來呢?
兩岸關係要改善,和平、對等與尊嚴是最基本的條件,才有可能「話說從前」拉近彼此的距離進行接觸與溝通,才能進一步地營造善意的氛圍來強化交流與合作,這難道不是「文明國家」與「和諧社會」最該尊崇的政治道理嗎?兩岸關係千絲萬縷,歷史淵源、文化與生活價值觀及生活習性本來就「割不斷,理還亂」,為什麼不就彼此人民之所需與所要,好好地坐下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呢?「政治上層結構」還沒有辦法求得共識之前,難道就不能先「苦民所苦、苦民所需」嗎?同樣地「換位思考」,台灣如何發揮「以小事大」的政治智慧及本領,為兩岸關係發展來「解套」以謀求人民福祉與安全,難道不是朝野政黨該好好共同努力的方向嗎?為什麼動不動就要為了選舉或官位的政治需要就隨意「嘴賤傷人」呢?
總之,俄羅斯如今會遭受到國際社會普遍的撻伐及制裁而陷入苦戰當中,就是完全不懂「以大事小以仁」的政治道理,反而是變成「以大事小以霸」的翻版!兩岸關係的發展何嘗不是如此呢?民進黨執政的蔡英文政府團隊一樣也該懂得以「小事大以智」的基本原則,不該天天把中國大陸當作洪水猛獸或非我族類來政治消費,更不該以閣揆之尊來酸言酸語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祖父」也未反攻大陸,不僅傷人害己,恐怕也只會得不償失、徒留笑柄而已!
其實,兩岸本無事,怎能處處惹塵埃呢?身居高位的兩岸政治人物或學者更應以俄烏戰爭的經驗作為借鏡,自制自律,自我警惕,並發揮以人為本、換位思考的基本價值與精神相互學習、尊重,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安定繁榮做出最有力的貢獻!
【作者 陳淞山/美麗島電子報專欄作家】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