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花蓮林田山舊軌道 林務局擬打造文化廊道

花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具特色的伐木基地,林務局計畫爭取新台幣10億元經費,包括修復1234公尺舊有軌道,打造「林業文化廊道。

花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具特色的伐木基地,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計畫打造「林業文化廊道」,計畫4年投入新台幣10億元經費,修復重點包括舊鐵道及宿舍整修。(蕭美琴辦公室提供)
花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具特色的伐木基地,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計畫打造「林業文化廊道」,計畫4年投入新台幣10億元經費,修復重點包括舊鐵道及宿舍整修。(蕭美琴辦公室提供)

花蓮林管處長楊瑞芬表示,林業文化資源保存與整體再發展中長程計畫,預計4年內投入新台幣10億元重整園區設備,包括修復1234公尺舊有軌道,設置電動遊園列車及72棟宿舍修復。

楊瑞芬指出,從交通、產業、經營等面向發展,包括自行車路網、軌道修復,到在地木創藝術家駐村、林業聚落體驗等,再現林田山繁榮景象,預計今年10月向行政院提出計畫。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與立委蕭美琴昨前往參觀,認為林田山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深具發展潛力,也獲得總統蔡英文肯定。陳吉仲到訪後,也承諾會大力協助。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位在鳳林鎮、萬榮鄉交界處,民國7年,日本設置「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始採伐,建造多條伐木鐵路,全盛時期曾有超過500戶居民,是台灣四大林場之一,過去有「小上海」之稱,77年伐木業終止後,目前僅剩30餘戶居民。

花蓮林管處接手後,轉型為林業文化園區,聚落裡的辦公廳舍、生活設施、員工宿舍、國小校舍等日式建築及林業文化多完整保留,獲縣文化局登錄為聚落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