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麥卡錫罷免案

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罷免共和黨籍議長麥卡錫。成因須歸於共和黨內鬨,讓僅8名的少部分共和黨議員,加上208名民主黨議員投下贊成票,以簡單多數通過罷免案,成為美國史上首例。另外一提,台灣目前沒有罷免立法院長的法源。

此案可作為藍白合作的重要借鏡,尤其是從民眾黨方面的利益出發,成為如同8位共和黨籍眾議員的關鍵少數,正是其在未來可能的共治政局中不致淪為陪襯的生存要件,否則即便事先許以再多的位置分配,都將成為一種隨時可收回的政治施捨。

如按民眾黨的利益最大化想定,哪怕是藍白成功共推正副總統人選,並在形式上組成聯合政府,未來立院三黨不過半的局面才是維持民眾黨生存利益的關鍵所在。

亦即沒有立院三黨不過半的藍白合,將有害於民眾黨在藍白合成功下架民進黨後的生存利益,民眾黨能在新政府中取得並維持多少的權力資源,與民眾黨是否成功扮演關鍵立院少數的角色呈絕對關係,此為政治現實。

此也呼應了柯文哲曾說過的「由國會最大黨推薦行政院長,不排除由民進黨團組閣」的政治運作邏輯。

哪怕是藍白合失敗,柯也要憑藉著三黨不過半的權力現實,向執政的綠營政府,索要符合相對應於實力的政治資源,而非像現在一樣,只是可有可無的配角存在。

麥卡錫罷免案提供的預示效果是,即便是兩黨政治生態平衡下的美國眾院,都會發生遭同黨發起罷免拉下議長的案例,何況是不同黨組成的立院聯合多數?

一旦未來三黨不過半,不問總統究為藍、綠何方,就《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提供的閣揆不信任案簡單多數決法源,極有可能如同美國眾院首例罷免一樣,發生適用的首例。

也由於三黨不過半的多極權力分布不穩定的特色,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三款的總統解散立院權的總統特權行使,恐就無法必然發揮立法預期的「恐怖平衡」避免頻繁倒閣的政治效果。

總之,一旦三黨不過半成真,在無望修改憲法成為真正的內閣體制之下,政黨分合變化勢必引發政局動盪,此是否為人民之福,實有待時間考驗。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