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地震症候群是什麼?哪些人易好發?沒地震卻一直覺得在晃該怎麼辦?

假性地震症候群是部分民眾經歷強震後,常見的身心壓力反應之一,多少會影響到生活品質。究竟假性地震症候群是什麼?哪些人容易好發?假性地震跟真實地震如何區別?一直被假性地震症候群困擾又該怎麼辦?Yahoo奇摩顧健康帶你一次了解。

假性地震症候群會讓人產生仍在地震的錯覺,是常見的震後身心壓力反應之一。(示意圖/Getty Images)
假性地震症候群會讓人產生仍在地震的錯覺,是常見的震後身心壓力反應之一。(示意圖/Getty Images)

假性地震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實際上沒有地震發生,卻讓人體會到仿若地震的搖晃感,進而產生正在地震的錯覺。假性地震症候群或可稱為「地震後頭暈症候群」,這個名詞是由日本地震學專家野村康之、地科專家戶井輝,針對遭遇熊本大地震的居民進行研究後提出,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地震後出現頭暈、平衡困難、耳鳴、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陳長聖表示,假性地震症候群的狀況也稱為「幻震」、「地震幻覺」,經常出現在震災後PTSD患者身上,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本體感覺的幻覺、前庭平衡系統失衡,或是情緒緊繃加上身體的自律神經失調,都有可能造成大腦錯覺。

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提到,女性、年紀超過20歲、居住樓層在三樓以上,或有動暈症病史(容易暈車、暈船)的人,相對容易發生假性地震症候群,可以多加留意。

耳鼻喉科醫師邱昱勳另提醒,眩暈發作過者,由於平衡本就有些問題,也可能出現假性地震症候群;平常比較焦慮、敏感的朋友,地震時亦可能因為身心同時被刺激,引起假性地震症候群。

延伸閱讀》名醫會客室/地震搖完為何還會暈眩?

倘若發現自己有假性地震症候群的情形,大家先不用過度擔心,心臟科醫師劉中平指出,目前醫學界認為這種假性的地震感是良性的,大部分的暈眩感皆會自行消失;如果症狀持續,可先藉由看遠方、喝溫熱水,調整神經感覺;非常不舒服的朋友,則可遵照醫囑,適時服用止暈眩藥物。劉中平醫師也提供一個小撇步,當覺得頭暈、好像在搖晃時,放一杯水在桌上,觀察水面的波紋是否在動,沒有晃動通常便代表不是真的有地震。

地震後各位若是因為假性地震症候群感到驚慌、無助、悲傷,甚至影響生理、認知行為表現,可以撥打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均有人員提供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或可聯繫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有意尋求專業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協助者,可以點擊進入衛福部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的「心據點」,查詢全國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就近看診。

延伸閱讀》「好像在搖」地震還是頭暈? 醫提「5個小方法」緩解不安情緒:聽音樂也行

撰稿記者:吳怡萱

核稿編輯:廖梓鈞

地震過後,大家會時不時覺得地板晃晃嗎?(李典憲 耳鼻喉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地震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您還覺得在搖嗎?(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臉書粉絲專頁)
災難心理重建Q&A(衛福部心理健康司)
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一覽表(衛福部心理健康司)
心據點(衛福部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看更多相關新聞
高中生地震預警App爆紅未獲授權 氣象署主動聯絡了
花蓮17歲建教生遭落石砸中搶救22天不治 403強震增至18死
高齡校舍逐年增!1年40億整建挨批錢不夠
助花蓮震災後復原重建家園 行政院:弱層補強每件最高補助1500萬
協助震災災民重建!內政部將進駐花蓮成立危老輔導團、重建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