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小城捲地緣政治角力 菲官員反美軍進駐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美國和菲律賓一年一度的「肩並肩」軍演期間,菲律賓呂宋島東北角的偏遠小城市聖安娜(Santa Ana)躍上國際新聞版面。此處原本以海灘、瀑布、螢火蟲和賭場為遊客所知,演習期間卻出現美國黑鷹直升機起降的場面;儘管軍演已於上週五(5月10日)落幕,但聖安娜如今的戰略重要性,卻讓它難以脫離美中地緣政治角力的漩渦。

這個人口大約3萬5千人的小城市,跟台灣僅有一海之隔,而這裡的海軍基地及其附近的拉洛機場(Lal-lo),都屬於美菲《強化防務合作協議》(EDCA)之下開放給美軍使用的9處場所。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舒爾茲中校(Matthew Schultz)曾向媒體表示,EDCA協議開放的基地,對美菲兩國來說都非常重要。

不過對於美軍進駐,菲律賓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樂見,居民也各有不同看法。美聯社報導,部分聖安娜民眾對於未來要住在美軍基地附近,有所疑慮;有些人則認為,由於聖安娜靠近台灣,即使沒有美軍進駐,還是可能被捲入大國軍事衝突之中。

聖安娜的災害救助單位官員米蘭達(Marion Miranda)指出,為因應台海兩岸爆發武裝衝突等緊急情況,當地官員和村莊領袖最近在軍方的主導下舉行了會議,商討如何安置難民等應變計劃。「其中一個問題是,我們要把可能的難民帶到哪裡去,還有經費的來源。」

該城的規劃與經濟發展官員亞孫修(Romeo Asuncion)表示,在南海的主權爭端之中,中國利用軍事力量威脅菲律賓的領土利益,而菲律賓需要美國來抗衡中國。

亞孫修說:「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把我們的部隊人數跟中國相比,他們的人數多得多……如果有美國人在這裡,他們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會保護我們。」

針對美菲EDCA協議下的防務合作,中國外交部去年3月曾批評美國「出於一己私利……加劇局勢緊張」,呼籲各國「保持警惕,避免被美裹挾利用」。

對美軍進駐的疑慮

自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執政以來,菲律賓較為積極捍衛主權,尤其是在第二托馬斯礁(中國稱仁愛礁)和斯卡伯勒礁(中國稱黃岩島)等南海爭議水域附近,菲方多次直言批評中方撞船、發射水炮、騷擾漁民等具「侵略性」的舉動。

上週六(11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在薩比納礁(Sabina Shoal)部署船隻,意在「監視」中國,阻止其進一步展開非法的填海行動。週一(13日),菲方表示會持續維持在該處的船隻部署。

根據「脈動亞洲研究」去年12月的調查,僅有10%的菲律賓人贊同與中國建立夥伴關係,79%的人支持跟美國合作。彭博社指出,菲律賓內部的親美情緒近年上升,特別是在南海主權爭端之下,許多政治人物也往更靠近美國的方向走,包含小馬科斯。

然而,雖然美菲關係幾十年來從未如現在這般緊密,但中國仍在拓展對菲律賓的影響力,持續維繫與菲方重要官員的關係。聖安娜所屬的卡加延省(Cagayan)省長曼巴(Manuel Mamba)便相當強硬反對美軍進駐;過去12個月以來,曼巴曾兩度造訪中國,而且擁有4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曼巴向彭博社表示:「我們是VIP貴賓,他們待我們非常非常好……我們住五星級旅館,可以到處自由行動,晚上也是。」

曼巴認為,如果菲律賓「對中國好」,那中國就會對菲律賓好;反之,如果跟中國作對,對方就「不會好好對待你」。他主張,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不應依EDCA協議開放基地給美軍進入。儘管如此,曼巴稱自己並不「親中」。

去年5月訪中期間,曼巴會晤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對方告訴他:「雖然我們現在是鄰居和朋友,但如果你允許中國的敵人和你待在一起,我們就會被迫也與你交戰。」

此外,菲律賓前任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卸任後也繼續發表傾向中國、批評美國的言論。今年4月,他接受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專訪時說:「我不認為美國會為我們出生入死……如果有辦法扭轉局面,我會移除這些軍事基地。我會告訴美國人,你們有這麼多軍艦,所以你們不需要我們的島嶼作為發射基地。」

中國對菲律賓在民生經濟上帶來的助益,也是當地部分民眾態度親中的原因之一。

卡加延省的塔裡布布小學(Taribubu Elementary School)獲得來自中國的資金興建新大樓,該校老師拉古丁(Evangeline Raguindin)表示,菲律賓從中國人「賺了很多錢」;被問及菲中在南海的主權爭議,她回應:「我們在這邊沒受到影響。」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曼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則說,對菲律賓來說,僅僅是在做維護自身利益所該做的事。「你必須在兩個惡霸之間做出選擇,選比較好的一個當你的朋友,而不是逼你屈從的那一個……如果美國是比較大的那個惡霸,那我們就請更大的惡霸來對付這裡的惡霸。」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