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媒合扶輪社 優化牙科就醫無障礙環境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為提升身心障礙者的牙科看診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積極促成合作,結合牙醫師公會和國際扶輪社,共同支持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的醫療需求。在桃園市景仁殘障教養院,健保署與國際扶輪社舉行捐贈牙科診療設備及無障礙設施的儀式;此舉是健保署長期以來致力於確保身心障礙者獲得平等醫療服務的一部分。

健保署媒合國際扶輪社於桃園市景仁殘障教養院,今(16)日舉辦捐贈牙科診療椅儀式,以及協助設置輪椅斜坡道提供無障礙就醫環境,由院長陳菊貞代表受贈,同時,桃園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簡志成、國際扶輪社總監林淑華與大園扶輪社等代表蒞臨現場。健保署北區業務組組長林寶鳳代表健保署出席,並於會中向國際扶輪社的善舉深表感謝,並向桃園市牙醫師公會促成捐贈表達謝意。

位於桃園市八德區的私立景仁殘障教養院,收容對象為16歲以上重度、極重度智障暨多重障礙者,共計239名院生。當院生有牙科需求時,到院外就醫非常不便。自94年起,由桃園市牙醫師公會簡志成等5位醫師提供每月3診次的診療服務,112年全年提供111診次服務,服務人次達892人次,健保共支付牙科醫療費用470萬餘元。

健保署指出,由於現有牙醫診療設備及殘障輔助設備使用皆超過20年,常有故障。對此,北區業務組與桃園市牙醫師公會攜手媒合國際扶輪社捐款123萬元,汰換老舊診療椅及相關設備,並整修牙科診療室與輪椅斜坡道,優化無障礙就醫環境。

林寶鳳說,為達到醫療平權,自91年起,針對安置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未設牙科的精神科醫院及有特殊需求的啓智學校等機構提供牙科醫療服務計畫,由牙醫師公會組成醫療團,前往該等機構提供診療服務,以確保身心障礙者可以公平的取得牙科醫療服務。據統計,112年桃竹苗地區牙科醫療團46位醫師投入32家身心障礙機構提供牙科醫療服務,總計提供1341診次門診,9978人次得到醫療照護,健保署額外投入約4千1百萬餘元預算在該等計畫。

健保署為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今年持續編列計畫預算,感謝國際扶輪社的愛心,匯集各界善心把愛繼續傳遞至殘障機構,提供優質的牙科診療設備,讓投入服務的醫療人員可發揮最大的效益,公私協力下,為提升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服務品質而努力。

健保署媒合國際扶輪社於桃園市景仁殘障教養院,舉辦捐贈牙科診療椅儀式,以及協助設置輪椅斜坡道提供無障礙就醫環境。(健保署提供)

健保署為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今年持續編列計畫預算,感謝國際扶輪社的愛心,匯集各界善心把愛繼續傳遞至殘障機構,提供優質的牙科診療設備。(健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