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 台大院長:讓救命和救醜醫待遇一樣

賴清德總統恩師陳志鴻將出任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恩師陳志鴻將出任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宣布將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醫界肯定總統對人民醫療健康的重視,但認為目前首要須先解決醫護人才出走的燃眉之急,全面提升健保總額成長,開源增加醫療投資,才有「健康台灣」。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直言,「希望制度上,讓真正負責救命醫生,跟要救醜的醫生待遇一樣!」

吳明賢指出,韓國發生醫生罷工不是因為醫生人數不足,而是負責急重難的都去了醫美,若台灣不要步上韓國後塵,就要先讓真正負責救命醫生,和救醜的醫生待遇一樣,才能把人留下來。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短期一定要先解決醫護離職及缺藥的難關,日前亞東醫院急診室人手不足還要救命救急,就顯現健保預算有大缺口,醫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足問題一定要先解決,從源頭根本性提高醫藥支出。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也憂心,醫療端人力不足,就算防癌有百億基金,患者住進醫院也沒人照護,遑論將癌症防治提高到國家層級。他建議,應以國家人才培育角度思考醫療人力布局,避免人才向國際移動狀況加劇。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委員會的成立有3個不知,不知道任務、成員、位階和權力,如在健康政策上疊床架屋,恐架空衛福部各項委員會,也可逃避立法院監督;若作為智庫,卻意謂著賴總統並不信任民進黨智庫。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更擔憂,委員會恐弱化部會首長功能,假如委員會作出的指示不同,衛福部「要做還是不要做?」且隸屬總統府,可能有「垂簾聽政」的問題。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也呼籲,希望委員會係諮議性質,不要成為行政機關的太上皇,侵害到現有法定組織的機制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