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陸多座城市示警網路叫車產業飽和 籲慎入避風險

今年來,中國多發佈網路叫車產業風險預警,公開提醒慎入該產業,並稱運力已趨近飽和,或遠超過實際需求。

《澎湃新聞》、《財聯社》等陸媒報導,景德鎮、鷹潭、蘇州、重慶、莆田、商丘等城市發佈網絡叫車行業風險預警,公開提醒慎入網約車行業。

來自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數據顯示,在眾多網路叫車平台中,有的平台並未經營,有的接取車輛低於 50 輛,有的日均單量小於 1000 單。 多地網叫車每輛車平均每天接單量不超過 20 單,單均收入約 20 人民幣左右,單車日均收入僅 200 多元。

以江西景德鎮市周一 (20 日) 發布的預警通告為例,受網絡叫車及從業人員數量快速增加等因素影響,目前景德鎮市區單車日均接單在 15 單左右,單車日均收入約 人民幣 240 元。 通告中指出,綜合市區人口、群眾需求、大眾運輸發展水準及現有計程車里程使用率等因素,市區網路叫車運力趨於飽和。

通告中還發布三點風險預警,包括謹慎進入、深入了解經營風險以及合法合規經營,以增強風險意識,謹慎做出理性選擇。

網路叫車司機的經營狀況同樣不樂觀,多地每輛車日軍均接單量不超過 20 單,單均收入在 20 人民幣左右,單車日均收入僅 200 多人民幣。

中國媒體先前曾報導,網路交車產業湧入了不少新人,令從業者面臨「僧多粥少」情況,去年每日新增網路叫車的司機人數比 2022 年大增近 5 倍。

此外,由於網路叫車價格和單量下跌,司機只能被迫延長工作時間,導致產業競爭加劇。

事實上,這並非中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第一次發布類似預警。 去年 5 月,長沙、三亞、深圳、濟南、東莞、溫州等城市接連發布預警,指當地接單量正在下降,市場運力已接近飽和,提醒民眾理性做出從業選擇。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