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漫畫教師率馬以驥 作育英才亹亹不息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
文化部李遠部長於10月上旬在臺灣漫畫基地一場記者會上,向與會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介紹,臺灣的大學藝術相關科系並沒有漫畫教學課程,此話一出,讓在場通曉高校教育體制的記者,額頭邊立馬冒出三條線。的確,早年臺灣只有台師大、文化學院、國立藝專三所院校設有美術系,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陸續增設國立藝術學院、東海大學、輔仁大學美術學系,爾後成立的臺南藝術學院以及彰師大增添的美術系,也都沒有規劃漫畫教學課程,主要原因是學校根本欠缺專業的漫畫教師。
1992年5月4日,記者在《自由時報》藝術文化版發表一篇「為設立漫畫學校催生」,呼籲有關單位應重視漫畫產業的勃興。在歐美及日本等國家,早就有培育漫畫人才的專門學校;以美國紐澤西州杜佛市為例,(The Joe Kubert School of Cartoons and Graphic Arts)創校已有40多年歷史,學校以訓練漫畫及插畫專業人才為主,安排十種科目,以鍛鍊實際繪畫技巧的課程,不重理論,師資皆敦聘著名的漫畫家,專業插畫家或卡通畫家擔任,畢業的學生就業情況良好。
喬·庫伯特卡通與平面藝術學院。(圖翻拍自網路)
其實,漫畫教師與一般美術老師跟學生的藝術教學,本來就沒有多大的差別,通常講授基礎的藝術概論和技術,例如色彩學、透視、構圖等,並實施藝術媒介,繪畫、素描、水彩等,教學大綱編列符合教育標準的課程,安排課表、設定適當的主題以及製作鼓勵創造力的項目。不過,漫畫教學務必加上漫畫的創作元素、人設成因、編劇、腳本和分鏡,甚至如何以幽默與諷刺來彰顯漫畫的精神。
庫伯特學校為學生提供高品質且富有挑戰性的漫畫和圖形教育。(圖翻拍自網路)
藝評家羅二松說,隨著動漫蓬勃發展趨勢,儼然是全民運動,某些院校在少子化不利招生的威脅下,紛紛成立漫畫科系,招攬不計其數熱愛漫畫的御宅族,可是,多年來始終無法培養出優秀的漫畫人才,關鍵是師資的良莠不齊,很多人以為懂得美術、會圖案畫或塗鴉,就可以擔綱漫畫的教職,殊不知這是貽害後學的舉措。漫畫教師除了擁有美術、視覺傳達、影視製作、美學、哲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外,還得兼具漫畫人性格,善於鼓舞人心、懂得反思,能吸引學生聽講的特質。
漫畫教學首重培養學生對藝術的鑑賞能力。(圖翻拍自網路)
近幾年,AI人工智慧生成的日新月異,常規和傳統漫畫技術教育已被電腦程式所取代,這領域的通識課程和基本功表現逐漸沒落。對於漫畫製程的專業技能,比如插畫繪本、圖像上色、3D建模等,應用於影視動畫、漫畫、插畫繪本以及遊戲製作等方面的原創內容加工,這類技術養成逐一被合併和撤銷,系所跳脫窠臼轉移到多功能專一型教學,特別對講故事、企劃素養的需求有效提升。
漫畫教師要兼具漫畫人性格,能吸引學生聽講的特質。(圖翻拍自網路)
羅二松表示,漫畫教學首重培養學生對藝術的鑑賞能力,在瞬息萬變的社會背景下展現作品,迎合不同形式和階段之時尚風潮流,並將漫畫創作視為反映時代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思想型式,積極造就適應科技進步可轉移的技能,串聯漫畫創意力的範疇,齊備解決問題、革新、韌性、耐心的本領,漫畫教師諄諄教導所灌輸的創造性思維,肯定可滿盈學生在漫畫職涯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