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馬頭山|泥岩地質環境建光電場 合適嗎?【我們的島】

<a class="link " href="https://tw.news.yahoo.com/tag/馬頭山" data-i13n="sec:content-canvas;subsec:anchor_text;elm:context_link" data-ylk="slk:馬頭山;sec:content-canvas;subsec:anchor_text;elm:context_link;itc:0">馬頭山</a>居民在泥岩惡地上種植作物。
馬頭山居民在泥岩惡地上種植作物。

馬頭山位於高雄旗山與內門交界,獨立的山頭有如奔馳在山林的駿馬。山下世居百年的居民,在泥岩惡地地質上,開創農業田園,種植各種作物。就連過去需要野外採集的鼠麴草,也能種到田裡採收,經過敲擊揉製,放入大鍋沸煮,準備製作草仔粿。

泥岩地質加上斷層通過 居民擔心砍樹種電有危險

馬頭山泥岩地質脆弱。
馬頭山泥岩地質脆弱。

平靜的農村生活,卻是開發不斷,最近在馬頭山東南方,計畫興建一座光電場。開發區大多數是私人土地,地形都是泥岩地質的坡地,走進開發區,清楚看到泥岩地質的脆弱,加上附近有斷層通過,居民表示,砍樹種電恐怕會有危機,也擔心美麗景觀,因為開發遭到破壞而消失。

馬頭山變動的地質,讓居民在過去就面對不同災害。林定燊的家園因為地震、走山,遭到破壞,觸目驚心的房屋龜裂,說明災害的嚴重。光電場開發就在他家的後方不遠處,他擔心將帶來新的破壞。

馬頭山居民林定燊的家,因為地震受損。
馬頭山居民林定燊的家,因為地震受損。

台灣穿山甲重要棲地 學者與居民都擔心光電場會破壞生態

屏東科技大學孫敬閔老師團隊,長期從事穿山甲研究,他擔憂馬頭山光電場開發會影響穿山甲族群生存。
屏東科技大學孫敬閔老師團隊,長期從事穿山甲研究,他擔憂馬頭山光電場開發會影響穿山甲族群生存。

泥岩惡地上,長出茂密竹林,林間生存許多生物,居民清楚牠們的所在位置。其中有許多瀕危保育類生物,像是穿山甲,就在這裡繁衍生存。

屏東科技大學孫敬閔老師團隊,長期從事穿山甲研究,靠著追蹤器,穿梭在竹林,確定穿山甲的位置,接著小心翼翼挖開洞穴,發現穿山甲。馬頭山茂密的竹林,提供螞蟻等食物,成為穿山甲的重要棲地。比較不同棲地,馬頭山的穿山甲族群量,高過台灣其他地區。學者擔憂,穿山甲生存在山林裡,一旦光電場進行開發,將會是一場生態浩劫。

馬頭山茂密的竹林,提供螞蟻等食物,是穿山甲的重要棲地。
馬頭山茂密的竹林,提供螞蟻等食物,是穿山甲的重要棲地。

為了釐清開發造成的問題,時任立委陳椒華與居民、環保團體等單位,在今年1月5日召開記者會。環保團體認為馬頭山生態豐富,草率進行開發,將造成生態危機。參與記者會的政府官員指出,開發案仍在地方申請,如果進入中央審查,會依照職權審慎處理。

為了釐清馬頭山光電場開發造成的影響,2024年1月5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
為了釐清馬頭山光電場開發造成的影響,2024年1月5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

5月30日,光電開發業者信鼎壹號能源公司在旗山區公所,舉辦說明會,地方居民齊聚表達抗議,多位生態學者前來聲援。會場內,居民以晚寄開發通知,違反開發程序,要求停止會議。高雄市政府表示,說明會不是環評程序,市府會尊重居民意見。抗議人群散去,說明會無法召開,業者承諾,光電開發還是會顧及生態。

居民盼劃設地質與自然園區 擋住各種不當開發

馬頭山居民盼劃設地質與自然園區,保護當地的景觀與生態。
馬頭山居民盼劃設地質與自然園區,保護當地的景觀與生態。

馬頭山附近的內南社區,居民組成跳鼓隊的陣頭,前往內門紫竹寺參與廟會活動。隨著人口流失,廟會陣頭日益減少,但是留在故鄉的居民,在廟埕賣力跳著,鼓聲喧天,祈求神明保佑地方平安。

期待上天保佑,更需人間奮鬥,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理事長黃惠敏,過去抗爭掩埋場就站上第一線,現在為了光電場開發,再度召集居民,為守護故鄉進行奮戰。馬頭山居民期待劃設地質與自然園區,擋住各種不當開發,保護當地的景觀與生態。

看似荒涼的泥岩惡地,林間生態豐富,生活簡樸的在地居民,珍惜故鄉環境,他們相守抗爭各種開發,希望自然和樂,世代安居。

延伸閱讀》馬頭山的生態秘密|反對設置掩埋場的理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青年守護小琉球 環境教育取代生態導覽
觀霧國家森林生態豐富 飛蛾、甲蟲物種多
三仙台私地建水族生態遊樂區 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