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專機演練 提升國際人道救援效能

記者郭曉蓓/專題報導

行政院將每年 9 月 21 日訂為「國家防災日」,以國家層次推廣地震防災知識及應變能力。內政部選在今年9月6日國家防災日前夕,預計率先在松山、桃園機場辦理跨部會專機演練,這次演練假想日本發生大規模地震災害,我國接獲外交部得知日方需國際搜救隊支援,模擬國際人道救援專案包機出勤流程,並將邀請空軍司令部派員觀摩。

「國家防災日」將至,今年配合行政院整體規劃,內政部以回顧本國九二一大地震25週年暨八八風災15週年災害防救歷史發展軸線,並以多元面向倡議「回顧重大災害,邁向韌性未來」,特別強化民眾自助互助防災意識,並納入避難弱勢等脆弱族群需求,提升全民防救災能力,使臺灣社會更具韌性。

除了強化國人防災意識及能力外,為提升臺灣在國際救災中的出勤效能,內政部近期已召開跨部會專機演練會議,邀請外交部、交通部民航局、警政署航警局、移民署、桃機、華航、華信航空、慈濟,以及10支通過NAP隊伍的縣市消防局,針對9月6日的國際人道救援專案包機演練進行整合協調作業,期望透過跨部會緊密合作,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進一步讓臺灣在國際災害救援中扮演關鍵角色。

內政部說明,9月6日演練的項目,包括搜救隊出境與入境流程,人員、搜救犬與救援裝備採分流模式報到、簡化通關程序,RDC接待撤離中心作業等項目,透過各部會整合協調,讓參與單位都能孰悉執行國際人道救援任務流程,縮短飛航交通時間,確保搜救隊伍能迅速抵達受災國。

這次演練隊伍方面,內政部表示,將以通過國家認證計畫(NAP)的地方縣市消防局特種搜救隊伍共同參與,重型搜救隊包括臺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各派15位,中型搜救隊包括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新竹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各派10位,以及消防署特種搜救隊15位合計130人,成員包括110名搜救人員、10名醫師、7名護理師、3名土木結構技師、10隻搜救犬及10公噸救援裝備。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為了縮短搜救隊出入境時間,松山、桃園機場各海關檢查、證照查驗、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等單位,都應盡力簡化加速搜救隊通關作業,同時也責成消防署協調讓國內、外搜救隊,都能夠適用國際機場禮遇作業辦法。

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表示,未來我國搜救隊執行國際人道救援時,除了民航機外,因為也有機會搭乘軍用航空器出勤,因此9月6日的演練將邀請空軍司令部派員觀摩。消防署說明,由於這次演練假想日本發生大規模地震災害,我國接獲外交部得知日方需國際搜救隊支援,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也將受邀到場觀摩。

「國家防災日」前夕,內政部召開跨部會專機演練會議,預計9月6日辦理跨部會專機演練,提升我國的國際人道救援效能。(圖由內政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