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出土「短面猬化石」 親源追溯到這!

國際中心/王溫鈴報導

中國近日在內蒙古中部,發現距今大約2000萬年前的3種「短面猬化石」,這批化石主要包括準噶爾合短面猬較為完整的頭骨及其他2種短面猬的下頜、牙齒等。科學家推測牠們的遷徙能力很強,但因這種猬科動物只在地質歷史上「短暫」存在過,因此化石數量十分稀少。

根據《新華社》報導,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李錄博士介紹,「短面猬」是具有奇特的面部短縮的特徵,比其他猬科動物短了1/4到1/3,牙齒數目也更少。而這種形態可能是為了改變食性,以減少和其他猬科動物的競爭。短面猬具有和食肉類相似的裂齒,意謂著是高度的食肉性,可能偏向捕食脊椎動物。

2000萬年前「短面猬化石」內蒙古出土!科學家驚與北美「親戚」更密切
此次發現的準噶爾合短面蝟頭骨化石及線條圖。(圖/翻攝自「中科院古脊椎所」官網)

而此次發現的化石和首次在新疆富蘊縣發現的準噶爾合短面猬化石,相距超過2000公里,證明了短面猬和現在的多種刺猬一樣具有很強的擴散、遷徙能力。短面猬亞科約3000萬年前出現在蒙古、從約21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紀」開始在北美洲西部出現、已知的最晚紀錄是約900萬年前「晚中新世紀」的美國。因此即使有很強的擴散能力,但和其他猬科動物相比,短面猬存在的時間相當短暫。

2000萬年前「短面猬化石」內蒙古出土!科學家驚與北美「親戚」更密切

中國已發現短面蝟類化石地點分佈圖。(圖/翻攝自《中新網》)

此外,最新研究發現的3種短面蝟化石中,另外2種為體型大小和形態特徵均有差異的短面蝟,這也表明短面蝟並未像學界以往認為的那樣罕見,在適宜環境下具有相當的分化和多樣性。不過遺憾的是,因為短面蝟化石數量有限,頭後骨骼化石更是從未發現,可供復原的資訊嚴重不足,尚未能繪製出短面蝟的復原圖。而現生蝟科動物的形態差異較大,也讓人們更難想像已經滅絕的短面蝟的樣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大谷翔平《時代》年度百大!A-Rod這樣稱讚
獨/林智堅專訪 表態「大新竹市」下一步
「西瓜變毒藥」釀2死 超市滅蟲出包惹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