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僅存 台南卸鹽台爭取修復
台南新營南紙社區擁有全台現存唯一的鹽運聯合轉運台(卸鹽台),雖不具法定文資身分,但在文化路徑上有其重要歷史脈絡,對於老一輩而言,更是彌足珍貴的回憶。由於荒廢多年,當地民眾爭取修復活化,最後都無消無息。市府文化局表示,將再彙整地方意見,提報文化部文資局參考。
結合在地 推動工作坊
這座卸鹽台位在糖鐵布袋線東太子宮車站旁,昔日是將糖鐵載運至此的鹽,轉到台鐵車廂上的設施,自1955年開始運作,2001年糖鐵布袋線隨著新營糖廠關廠而廢線,這座卸鹽台便逐漸荒廢。
南紙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呂珍蓁表示,從外觀上,卸鹽台已斷垣殘壁,但這座是台灣唯一僅存的卸鹽台,2017年將東太子宮車站整頓完後,社區開始專注在修復卸鹽台上,只可惜事與願違,社區向市府提出修復想法卻屢被打槍。
呂珍蓁提到,主因為其不具文資身分,其次則是經費問題,社區初估修復完成至少要百萬元,可能考量實際效益與投入經費不成正比,才讓市府卻步。去年社區與在地的溪北文化公司合作,透過辦理工作坊等活動,讓卸鹽台的歷史文化被更多人看見。
溪北文化公司負責人林駿騰表示,以前台糖在台灣有3座卸鹽台,如今只剩台南這座,早期糖鐵和台鐵的火車都可以在卸鹽台運行,曾是的三鐵共構聯合運輸轉運站,深具保存價值。
市府:爭取經費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創發展科長徐仙如表示,目前文化局正執行新營到鹽水岸內糖廠的糖業文化路徑推動計畫,其中一個子計畫就是東太子宮車站卸鹽台的再利用規畫案。
徐仙如提到,卸鹽台總長300公尺,若要修復,將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在安全的情況下,應如何開放給民眾親近、觀賞,是否有必要修復成原貌?以及可行性等,會蒐集地方意見,再提報給文化部文資局參考,來爭取經費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