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熱爆飆高溫!6大危險族群當心 牢記「3要訣」防中暑

生活中心/楊惟甯報導

近來全台高溫熱爆。(圖/資料照)
近來全台高溫熱爆。(圖/資料照)

時序進入夏天,氣溫動輒30度以上,炎熱的夏季,任何人身處高溫環境都可能引發熱傷害的風險。對此,衛福部就點名6大高危險群,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同時也提供民眾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提醒民眾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親友的身體狀況。

何謂熱傷害?衛福部說明,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其中以熱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不得不慎。

衛福部也點名6大高危險族群,如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

示意圖/pixabay
示意圖/pixabay

另外,國民健康署也提供民眾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

一、保持涼爽

●穿著輕便、淺色、透氣、排汗功能的衣物。
●於戶外活動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寬邊帽及擦防曬乳。•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
●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可到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二、補充水分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可吃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
●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應適時補充水分。(圖/資料照)
應適時補充水分。(圖/資料照)

三、提高警覺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

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傷害。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疫情狂燒!10病患發燒「8個流感陽性」 醫嚇傻急勸1件事
新冠確診暴增「病人等不到床」 醫嘆疫情恐惡化:立院成關鍵
蔡英文也是他粉絲!「胖卡協會」理事長龔修賢過世 享年52歲
今明2天最熱!「超級夏天」來了 專家籲:這時段盡量別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