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破1500例本土登革熱...北市、竹市、彰化都現首例》公衛專家:「2時段」噴藥最有效

今年本土登革熱個案數已破1500例,公衛專家指出,近年來病媒控制的2個新穎作法是「使用長效性殺蚊劑」和「野放沃爾巴克氏體斑蚊」。(圖片來源/freepik)

本土登革熱病例數量近日不斷攀升,且登革熱疫情從台南蔓延至北部,台北市、新竹市、雲林縣都陸續出現登革熱個案,今年本土登革熱個案數已破千例。

疾管署15日指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1縣市出現本土病例,國內今年截至8月14日累計1,579例本土病例,其中台南市1,310例、雲林縣175例、高雄市58例、屏東縣20例、臺中市及嘉義縣各5例、南投縣2例、臺北市、新竹市、苗栗縣及彰化縣各1例,全國病例數為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

再加上杜蘇芮、卡努連續2個颱風來襲帶來降雨,颱風過後蚊蟲孳生的積水源增加,面臨更嚴峻的防治登革熱挑戰,專家也擔憂高溫會持續增加登革熱的感染規模。

針對台北市、新竹市出現本土登革熱,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日前強調,北部民眾也別掉以輕心,認為登革熱是南部的事,因許多人還是會南北往來,且北部也有白線斑蚊會傳播病毒,加上颱風帶來風雨,各地都有不少積水容器,若未做好防治工作,可能增加病毒散播風險,發展出第二波、第三波疫情。

究竟在什麼情況下,登革病毒更易使人類的病情加重?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7成被感染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長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暨寄生蟲學科名譽教授陳維鈞先指出,登革熱是透過病媒蚊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蚊子從登革熱病人血液吸入的病毒得先在蚊子體內大量複製再傳入下一個人體,並在人體中迅速增殖。

陳維鈞解釋,被蚊子叮咬而侵入人類細胞的登革病毒,短期間內就會複製出大量的病毒,這過程會有大量的活性氧物質累積在細胞內,形成氧化壓力,最後導致細胞死亡而致病。「反之,遭感染病毒的蚊子依然能夠正常飛翔、吸血,主要原因是負責大量複製病毒的蚊子細胞,雖然也短暫面臨氧化壓力,但很快就會誘導出抗氧化壓力的反應,也因此即便細胞內有大量的病毒卻仍能存活,也不影響蚊子的活動力。」

他表示,從演化的角度來看,這堪稱是自然界一個奇妙的搭配,只是對人類並不友善罷了。

陳維鈞也提到登革熱患者,若抗氧化能力強、細胞不容易死亡,病情或許會輕一些。「已有研究顯示,病毒會誘發被感染細胞內的氧化壓力與抗氧化能力,而兩者的平衡狀態與致病性有關。」流行病學的調查也顯示,約有7成的被感染者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

什麼情況下登革病毒易造成人體的嚴重登革熱?

至於在什麼情況下登革病毒容易造成人體的嚴重登革熱?

陳維鈞表示,登革病毒感染者所表現的症狀差異極大,除了佔多數的無症狀感染者之外,也有病人會呈現發高燒、出紅疹以及全身疼痛的典型登革熱,這部份的病人死亡率相對極低;「另一小部分人被感染後則可能出現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之重症感染。」

導致登革熱重症感染的緣由迄今還沒有無定論,不過陳維鈞表示,整體而言有2個最常被用於解釋的理論。

「首先是登革病毒在人體內大量複製的過程,很容易促成病毒的基因變異,而形成許多的變異株,致病力或增殖能力較強者,導致重症感染的機率也較高。第二個理論是,已知自然界的登革病毒共有4個血清型,引起的症狀雷同,而且可以重複感染。」

陳維鈞指出,如果病人是屬於第二次感染者,而前、後感染的病毒非屬於同一種血清型,後感染的病毒會被先前感染之病毒所誘發的抗體引導,以更有效率方式進入細胞複製出大量病毒,進而形成重症感染。

若前、後感染的登革病毒非屬於同一種血清型,後感染的病毒會被先前感染之病毒所誘發的抗體引導,進而形成重症感染。(圖片來源/CreativesolutionisT@pixabay)

何時噴灑登革熱滅蚊劑最有效?專家建議戶外應在「這2時段」

而究竟預防登革熱最好的作法為何?政府又該怎做使疫情趨緩?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登革熱流行的國家大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登革熱預防和控制指南的建議,採取以「綜合病媒管理(IVM)」方法來控制埃及斑蚊。

詹長權表示,IVM包括減少或消除潛在的幼蟲棲息地的環境管理,使用化學品殺死幼蟲,以及噴霧殺蟲劑來殺死成年蚊子的化學控制法,「其中噴灑殺蚊劑仍然是世界各國控制埃及斑蚊傳播登革熱病毒的支柱,是最常被各國政府採用的一項反射性防蚊措施。」

不過他也提醒,為了使噴灑滅蚊劑發揮最大功效,需要注意噴灑滅蚊劑的時間,「如果噴灑時間正確,被感染的蚊子會被殺死更多。反之,如果噴灑錯誤,隨著時間的推移蚊子受到的影響將會減輕,並且可能會對藥物產生抗藥性。」

那麼什麼時候應該噴蚊水?

詹長權解釋,每種類型的蚊子活動時間都不同,「引起登革熱的埃及斑蚊在白天最活躍,特別是清晨,因此噴灑登革熱滅蚊劑最有效的時間是早晨和日落之前2個時段;室內滅蚊比較適合在清晨至上午10點或黃昏到晚餐後,這兩個蚊子在室內最活躍的時候時間內進行,最有機會獲得最佳的噴藥滅蚊效果,而且噴灑時要在無雨無風的情況下進行。」

公衛專家:室內、室外可使用2方法防蚊

詹長權也提到,世界衛生組織的《2017-2030 年全球病媒控制應對措施》進一步提出了可以把適應當地疫情的新防蚊方法納入IVM中,來做為克服IVM 實施上所遇到的多重障礙的加強作法。

他認為台灣在今年這波登革熱疫情,需要根據不同的流行期間將適應台灣疫情情況的新穎方法納入IVM的架構中,部署也應實施合乎科學的新病媒控制措施。詹長權強調,近年來病媒控制的另外2個新穎作法是「使用長效性殺蚊劑」和「野放沃爾巴克氏體斑蚊(Wolbachia)」。

他建議可以考慮用長效性的殺蚊劑在室內的牆壁、天花板和其他表面進行「室內滯留噴灑(IRS)」,來增強化學防蚊在室內殺死埃及斑蚊的長期效果;「也可以考慮用野放沃爾巴克氏體斑蚊的『以蚊制蚊』生物防蚊法,在生活環境中減少、消滅會叮咬人的埃及斑蚊雌蚊的數量來達到防疫目標。」

詹長權接受《信傳媒》訪問時也提醒,Wolbachia防蚊有許多配套措施要做,包括蚊蟲數量、種類、密度和登革熱感染人數和型態的監控,斑蚊內和人體內病毒的定序、人群血清抗原抗體的持續篩檢等都是必要的配套措施。

最後詹長權強調,登革熱防治成功與否的核心是減少病媒蚊,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個埃及斑蚊的防治措施是完美無缺的,各國都要根據自己國家的政治經濟條件整合出最有效的防蚊策略,也需要有好的風險溝通做後盾,才能讓人民因理解防蚊的好處和壞處後接納支持政府推動的防蚊作為,「不要忘了:蚊子(雌蚊)是我們人類最持久也最致命的敵人之一!」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不忍心讓他們的希望消失...」聯邦銀林鴻聯挺公益 因這件事情罕見感性哽咽
分發入學放榜》缺額近5年次高29校招不滿 文化大學缺額破千最多 「兩校」缺額率高於5成
革命前夕》美國禁止私募基金及創投投資中國高科技產業 給台灣的啟示

看更多相關新聞
本土登革熱破1500例 增1例重症 單周增469確診疫情以來最高
全台破1500例本土登革熱...北市、竹市、彰化都現首例》公衛專家:「2時段」噴藥最有效
北市、竹市、彰化都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 專家提醒:防蚊使用「含3成分」藥劑才有用
嘉縣2例登革熱快篩陽性 有古坑工作足跡
防堵登革熱中市孳清公園綠地病媒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