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台!菇類智慧全自動製包機

台灣的菇類產值,每年高達130億元,占整體蔬菜18%,每年需要5億個培養菇類的太空包。過去,太空包製包過程,一條產線需要3到4個人不斷作業,固定姿勢常造成職業傷害,農試所研發全國第一台菇類智慧全自動製包機,可以節省人力,還能增加產量,提升品管。

菇類太空包填料、套頸環、塞棉花,製包過程全自動。

農試所植病組研究員 石信德:「每台機器可以節省3到4個員工,中型的製包廠,它可能至少要4台設備,換句話說 它就可以省下,16名到20名的工作人員。」

過去菇類太空包製包,後半段流程,必須全靠人力。

菇農 林銘達:「第一組的工作就是套袋,它這個是一分鐘28個,所以說做這個動作的人是2個,然後再另外一個是放籃子。」

台灣菇類產值每年130億元,占整體蔬菜產值18%,每年需要5億個太空包。農試所研發菇類智慧全自動製包機,徹底改變30年來菇類製包的人工製程。

農試所所長 林學詩:「不用蹲在地上做(太空)包,這樣很辛苦,這套技術成功以後,我們會馬上移轉到民間業者。」

菇類智慧全自動製包機,完全顛覆傳統製程,可以提升品管,解決農業人力短缺問題,增加生產效率,對菇類產業而言,是極具重要性的里程碑。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毒化管破裂緊急應變 雲林六輕"無腳本演習"
聲帶長繭!? 不是老師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