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搜奇】棲地監測系統 守護野生老虎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老虎是貓科中體型最大的動物,曾經遍布歐亞大陸,但隨著棲地不斷縮減,已面臨嚴重生存危機,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與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為此攜手合作,建立老虎棲地監測系統,藉此維護甚至擴大老虎棲息地,進而保護這珍貴的動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報導,目前全球僅剩下約10個國家還存在野生老虎群體,因此美國與歐洲重要太空機構,與谷歌地球引擎通力合作,建立稱為「TCL 3.0」的老虎保育地景系統(Tiger Conservation Landscapes),尋求減緩因為棲息地喪失,導致老虎數量銳減的生態問題。

具備即時動態影像 功能大幅提升

這並非第一個老虎棲地監測系統,TCL系統曾在1990年代、2006年分別推出1、2代,皆屬於靜態圖資,但隨著科技進步,「TCL 3.0」功能大幅提升,且具備即時動態影像,還可隨時進行更新,除了利用衛星影像,還結合各地人文與生態系統相關資料,整合成全面性的老虎棲地監測資料庫,也可以針對不同時間的棲地變化進行比較,進而了解老虎保育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系統也能用來評估,哪些地方可能是老虎的潛在棲地,以便未來重新建立野生老虎群體時參考。

老虎曾遍布歐亞大陸,如今只有少數國家境內擁有野生群體。(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