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搜奇】歐洲拆水壩救鮭魚 守護生物多樣性

記者廖子杰/綜合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鑒於老舊水壩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歐洲已興起「拆除水壩」運動風潮,盼能藉此恢復健全生態系統。

報導指出,芬蘭自2021年起,拆除該國一條重要河流沿岸的一系列水壩後,當地重要的鮭魚生態已出現恢復跡象;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機構的生態學家盧希表示,如今不僅能看到成年鮭魚,還有許多幼小鮭魚的蹤跡,牠們甚至在河流的最下游處產卵。

芬蘭民間環保團體指出,由於對業者來說,老舊水壩的電力生產效率早已無利可圖,加上強制性環保措施和相關維護成本,政府經過對河流生態健康、經濟因素等綜合評估後,決定將之拆除。

報導引述研究人員說法,指出在當前全球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河流中,僅有約3分之1的河流流域仍維持自由流動狀態。如水壩這類人造障礙物,不僅影響魚類與微生物的生存,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還會阻止營養物質隨著水流向下流動,進而波及整體漁業生計。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全球有25%的淡水魚類面臨滅絕危機,其中近半數遭受水壩或人為取水活動的負面影響。

拆除水壩是曠日廢時的巨大工程,卻有助恢復寶貴的自然環境。(取自世界自然基金會芬蘭分會網站)

芬蘭重要的鮭魚生態,因水壩的拆除而重獲生機。(取自世界自然基金會芬蘭分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