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探索〉馬克宏連任 擔起歐盟領頭羊?

馬克宏七日就職第二個五年任期法國總統。(歐新社)
馬克宏七日就職第二個五年任期法國總統。(歐新社)

蒙志成

法國大選四月底揭曉,總統馬克宏歷經兩輪投票連任成功,成為法國自二00二年來首度連任成功的總統;未來五年任期,決定馬克宏的歷史定位,但內有民粹風潮、外有俄烏戰爭帶來地緣政經形勢的改變,馬克宏要當歐盟的領頭羊、倡議歐洲一體化、歐盟戰略自主,仍是漫漫長路。

法國總統大選採兩輪制,四月十日舉行第一輪投票;十二名候選人中,由票數最高的馬克宏與雷朋,於四月二十四日進行第二輪投票,選舉結果,馬克宏雖然順利連任,讓歐盟許多國家領導人鬆了一口氣,但從選票結構來看,法國民粹主義不但未見消退,力量還愈來愈大。

以雷朋為代表的右派得票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法國右派勢力已明顯壯大。(歐新社,資料照)
以雷朋為代表的右派得票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法國右派勢力已明顯壯大。(歐新社,資料照)

右翼勢力壯大 民粹未見消退

從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果分析,在政治光譜上代表中間派的馬克宏,以百分之二十七點八五得票率勝出,極右翼的雷朋得到百分之二十三點一五的選票緊追在後。排名第三的是極左翼候選人梅蘭雄,獲得百分之二十一點九五的選票。

換言之,左派與右派勢力旗鼓相當,但都已相當接近中間派的馬克宏;若再從第一輪投票時、三位右派候選人的得票率分析,雷朋占百分之二十三點一五、澤穆爾得百分之七點零七、杜邦艾尼昂有百分之一點八,右派總得票率為百分之三十二點二八,這比右派在二0一七年得票高出了十個百分點,也創下歷史新高。

第二輪的決勝選舉中,馬克宏以百分之五十八點二得票率,擊敗雷朋的百分之四十一點八,兩人差距十六點四個百分點;但與兩人五年前的對決相比較,當時馬克宏得票率百分之六十六、雷朋百分之三十四,相差達三十二個百分點;很清楚的看出,五年來,法國右派勢力已明顯壯大。

左派不滿馬克宏執政下的法國,長期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社會貧富懸殊拉大,右派則對不滿移民、難民、恐怖攻擊事件等,有鮮明的反歐盟、反全球化、排外的保護主義色彩,與馬克宏捍衛歐盟共同價值、推動歐盟自主、團結的主張,大相逕庭。

左派不挺右派 恐難左右共治

法國的民粹風潮,二0一七年起延續近兩年的「黃背心運動」是重要指標,並在雷朋此次大選拿下百分之四十一點八選票達到新的高峰。雖然民粹的口號、訴求並未透過選舉建制化、與政策結合。但接下來,對新政府施政有關鍵影響的國民議會選舉,將於六月十二日至十九日舉行,馬克宏領導的政黨是否能掌握國會多數,將影響法國未來的走向。

民粹派反菁英、反建制,在國民議會選舉中會不會取得優勢,形成法國左右共治的局面?目前看來機率不大。因為,在此次總統大選中,第一輪落敗的左派選票,並沒有在第二輪中轉向支持右派的雷朋。況且,現在距離六月的選舉只有短短兩個月,左、右派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形成聯盟。

馬克宏在接下來五年任期,如何帶領法國及歐盟走出疫情、因應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如何調解對立與創傷,同時推動經濟成長復甦?世界都在看。

馬克宏一直是歐洲一體化、倡議建立「歐洲軍」、主張歐盟戰略自主,亦步亦趨的伴隨德國前總理梅克爾的路線。特別是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保護主義興起時,德、法領導的歐盟,對「中」政策就明顯與美國不同調,在美「中」大打貿易戰時,歐盟甚至還完成與中國大陸簽訂歐「中」投資協定。

推進歐盟自主 面臨內外挑戰

馬克宏確定當選連任時,受到眾多歐洲國家領導人的祝賀,反映出馬克宏維繫「德法合作」帶領歐盟延續梅克爾路線,被寄予厚望。馬克宏對擔起歐盟領頭羊角色,有企圖心且當仁不讓。但如今,梅爾克已經退休,歐「中」投資協定被凍結,更大的問題是,俄烏戰爭讓德國受傷很大。

德國的能源高度依靠俄羅斯,百分之五十五的天然氣、百分之五十二的煤、百分之三十四的礦物油都是從俄羅斯進口;雖然德國已表態將支持歐盟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但法國尚且有核電可支撐,邁向無核化的德國,拒絕俄羅斯能源,確實是沉重負擔。

德國不買俄羅斯能源,油價勢必上漲,要想能源獨立,又非一蹴可幾。對德國而言,制裁俄羅斯是面子問題,更是裡子問題,這讓德國很難吞下去;況且,德國國內也是民粹高漲,若內政自顧不暇,是否還有能力鞏固德法合作、推進歐盟自主呢?

馬克宏的第二任期,內外都是挑戰。內政上,要面對至少逾四成對歐盟抱持不信任的民意;對外關係,美國的要求只會愈來愈多,如果沒有德國的合作、或德國合作的力道減弱,法國要當歐盟的領頭羊、要整合歐盟,勢必要釋出更多資源,但法國還有多少籌碼、子彈?歐盟戰略自主還走得下去嗎?

眾多歐洲國家領導人寄望馬克宏(右)維繫「德法合作」,帶領歐盟延續梅克爾(左)路線。(歐新社,資料照)
眾多歐洲國家領導人寄望馬克宏(右)維繫「德法合作」,帶領歐盟延續梅克爾(左)路線。(歐新社,資料照)

周旋於台美陸 兩套兩手策略

俄烏戰事近三個月,還可能有長期化,歐盟安全出現問題,凸顯了北約軍事機制有更穩固存在的必要。可以預見,法國若要整合、領導歐盟,軍事安全方面,未來將更依賴美國;但另一方面,為了歐洲經濟復甦,法國、歐盟在經貿上仍會和中國大陸繼續打交道,但必要時也會持關注、譴責中國大陸的人權議題。

至於馬克宏連任對台灣、兩岸關係的影響,基本上,法國、歐盟仍遵循「一中原則」、不會放棄與中國大陸經貿交流,台灣想進一步推進對歐關係,某種程度也會受限。但台歐之間有機會加強人權、民主價值、環保議題的連結。

簡單說,馬克宏想扮演歐盟領導者角色,會有兩套兩手策略。一套用在美「中」關係,即軍事安全和美國合作,經貿上續與中國大陸打交道;另一套用在兩岸關係,即經濟上與中國大陸合作,人權、民主價值議題會挺台灣。

中國大陸因應美國的戰略圍堵,也必須與歐盟打好關係,馬克宏仍是重要人物;至於是否運用經貿實力影響歐盟對台關係,有待進一步觀察。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