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熱帶植物保種中心在屏東 成功培育逾3.4萬物種

穿著雨鞋,徒手攀登陡峭石壁,這是植物獵人野外採集的現場。

全球暖化、人為開發,為自然環境帶來巨大衝擊。科學家估計,在本世紀末,至少四分之一的植物物種會消失。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表示,「我悲觀,但不認為束手無策該是個選項,所以努力地留下重建自然的素材是急迫的。」

台灣蘭花聞名國際,但野生蘭原生種,在野外非常少見,甚至瀕危,這時就需要人工授粉協助繁殖。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指出,「蘭花上面這裡有它的喙,把它打開之後,裡面會有花粉塊,然後把它交到另外一朵上面去,就讓它黏住。」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說,「就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的大有的小,那它代表的其實是,不同基因的多樣性,那到最後,大的小的都會回去(原棲地)。」

積極繁殖,移地保育,地球物種正大量消失。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表示,「災難是地球的宿命,災難是任何時刻都在發生的,不過要認清,很明白的是,現在的改變速度,是地球史上很少見的快速,那這一切又是人自己造成的。」

15年前,這座位於屏東的保種中心,在大武山山腳下成立,17座巨大的溫網室,已蒐集超過3萬4000種植物,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植物聖殿。

植物獵人洪信介指出,「我們一看就是有的比較稀有,我們就保種起來,它有什麼用途,我也不知道 ,植物實在太多了。」

許多植物的構造、效用,仍有很多未知與待解之謎。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表示,「光靠植物是救不了世界的,無數的,這一類(動物)的方舟計畫,該同步啟動。」

保種中心目前以瀕危的柴棺龜與食蛇龜為主,佔了半數以上。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蒐藏經理林妍如說明,「烏龜是在野生動物被忽略的,雞是在人類的生活裡面,就像我們的空氣,就是他很理所當然的存在,但是大家忽略它其實還滿重要的。」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花蓮林管處推原生種植物 製作特色口罩預計七月派發
桃園首座濱海植物園開幕 占地6公頃生態多元
台灣山林原生香料 原民部落嗅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