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能源韌性未談核電延役 這議題成多數發言重點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26)日召開第一次會議,據悉會議中大多聚焦討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台大資工系副教授蕭旭君在會中建議,各項關鍵基礎設施的「相依性」應該要更完整去盤整,並舉例相依性盤整完後,會變成會變成環狀圖,可以再逐一檢視每個環節的影響。

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報告中指出,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部分,將開發再生能源,包括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光電,此外將強固電網,以分散方式加上兼顧方式,達到電網降低集中、提升穩定。

然而,若未來兩岸發生軍事行動,中共從海上炸掉台灣的離岸風電設施,及海纜可能被弄斷情況下,該如何確保電力韌性?又是否有考慮過核燃料,以及是否有人核電延役問題?對此,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於會後記者會回應,委員會中並沒有任何委員或顧問提到核電延役問題;至於電力韌性問題,不只是發展再生能源,包括儲能系統、電網的分散性及分散風險都在規劃中。

張惇涵說,先前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就報告電網分散計畫,當時總統賴清德裁示,希望關於民生相關的電網分散韌性強化,能夠提早4年完成。

張惇涵: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是委員討論重點

另外,張惇涵指出,對於關鍵基礎設施的討論,是絕大多數委員發言重點,並不侷限於油水電,經過前幾年盤整,政府盤整出310個關鍵基礎設施,共有8大類。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提到,關鍵基礎設施最重要的想定,是系統安全及網絡安全;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杜文苓則建議,除了桌上兵推外,氣候安全及能源供應,也應該要單獨做兵推演練。

台大資工系副教授蕭旭君則建議,各項關鍵基礎設施的「相依性」應該要更完整去盤整,並舉例相依性盤整完後,會變成會變成環狀圖,可以逐一去檢視哪一個環節會影響什麼。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蕭雅文認為,敵人關鍵基礎設施攻擊是無時無刻存在,甚至不是終端而是開端。黑熊民防教育協會理事長劉文則強調,數位韌性不應該只有硬體,認知也是很重要。

資安領域專家,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洪偉淦提到,關鍵基礎設施有一定相依性,對於關鍵基礎設施攻擊不一定是實體,甚至資訊攻擊會最早發生,無論台灣會遇到何種情境,但都應該要用最極端情境去演練所有資安防護,因為資安是所有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的第一關。

至於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指揮鏈,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表示,雖然有3層防衛,但是指揮鏈是否在平時或是緊急狀態情況下,能夠清楚了解?台灣駭客協會理事戴辰宇認為,對於關鍵基礎設施防護,除了相依性重要,近期還有很多對關鍵基礎設施「供應鏈」的攻擊,這是目前大家較容易疏忽的地方,可能要盤點得更完整。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40萬民力 投入全社會防衛
全民防衛聽誰的?藍委:權責混亂 犯兵家大忌
專家:現行體制 調度藏隱憂
建構防衛韌性 學者:細項設計太樂觀
AIT執行理事藍鶯:美國讚賞台灣強化防衛與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