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論愈描愈黑

(圖/《Time》)
(圖/《Time》)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為封面人物,據說這是他年初當選以來首次接受媒體專訪。由於520就職演說被大陸定性為「台獨自白」,賴清德此番如何回應,能否藉機緩和兩岸關係便成為專訪的最大看點。然而,遺憾的是,賴清德不但沒有對520講話做出補救,反而愈描愈黑,這只會加深他在對岸留下的頑固台獨分子形象。

「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賴清德的520講話一再挑戰大陸底線,這在兩岸關係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同為民進黨的陳水扁至少宣示過「四不一沒有」,蔡英文也曾提到根據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小心翼翼地以「北京當局」而不是「中國」稱呼對岸。此外,賴清德還指責大陸是「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對台灣文攻武嚇、威脅滲透」、「併吞台灣的企圖不會消失」等。

在接受《時代》專訪時,賴清德試圖澄清令大陸最為光火的「兩岸互不隸屬說」是因襲蔡英文乃至馬英九的舊說,僅僅陳述了一個事實,「完全沒有挑釁的意思」。被點名的馬英九親上火線,對賴清德拿他的話來背書感到訝異。馬英九指出他的「互不隸屬論」是指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但是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賴清德發表的是「新兩國論」,不但違反《中華民國憲法》,且損害兩岸人民權益,事後竟然還甩鍋裝無辜,簡直是設詞狡辯。

至於所謂「互不隸屬」的事實,賴清德向美媒辯稱他的依據是《中華民國憲法》第2條跟第3條,「在台灣這幾十年來有人民、土地、主權、政府,本身在國際法上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然而,賴清德刻意回避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及《憲法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中華民國底下存在「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論述。其實,真正的事實為《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台灣只是地理名稱,從來都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不僅如此,賴清德在專訪還抨擊大陸的經濟狀況,「中國政府對於自由市場的控制變得更加嚴厲,長久以來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保障,也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中國經商環境大不如前」。值得注意的是,此乃520講話中沒有的內容。在一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北京看來,這是賴清德挑釁大陸的最新例證,也讓他接下來發表的「一個繁榮的台灣可以帶動進步的中國」、「不樂見中國經濟變壞、社會出現混亂」的言辭變得虛偽做作。

賴清德接受美媒專訪刊出後,有大陸學者感嘆賴清德又錯失對北京釋出善意的機會。但也許賴清德的目標受眾本來就不是對岸,而是向美國交心自己不是麻煩製造者,同時在一些涉華議題上與華府對表。美國人讀完這篇專訪或許會露出欣慰的表情,但在大陸眼中,賴清德是愈描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