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互不隸屬」非挑釁 賴清德: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總統賴清德接受《時代雜誌》專訪。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受《時代雜誌》專訪。 圖:總統府提供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時代雜誌》專訪,並在今(13)日刊出。《時代》雜誌以賴清德為本期封面人物,成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泰國新任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後,今年第三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國家領袖,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賴清德在專訪中談到,「兩岸互不隸屬」是事實,包含前總統蔡英文、馬英九都提過,他完全沒有挑釁的意思;他也說,台灣這幾十年來有人民、土地、主權、政府,本身在國際法上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目的是在團結台灣人民。

 總統賴清德接受《時代雜誌》專訪。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受《時代雜誌》專訪。 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日前接受《時代雜誌》專訪,並在今日刊出。這是賴清德當選後首次接受國內外媒體專訪,《時代》雜誌以領導方針為主軸,詢問總統對國際合作、兩岸事務、經濟發展、全球產業鏈及民生議題的看法。

被問及在當選總統48小時後,中國就宣布台灣的邦交國諾魯要承認北京,是否擔憂台灣的國際承認及邦交國數量不斷下降,賴清德表示,台灣一直都誠心誠意、秉持互利互惠的原則跟邦交國交流合作,台灣非常珍惜每一個邦交國的友誼,也感謝他們在國際社會為台灣發聲,協助爭取台灣的空間。

賴清德說,政府也非常重視台灣與邦交國之間的合作計畫,因為這對兩國之間的人民是有幫助的,這樣的原則是不分哪一個黨執政,台灣的立場都是如此。

賴清德說,如果邦交國最後選擇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台灣也給予祝福。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措施,不會影響台灣成為世界上自由的燈塔、民主的堡壘這樣的成果,所以並不會擔心。

被問及如何定義與中國的「尊嚴與對等」?賴清德說,第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也要拿出誠意跟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進行交流合作;第二,每一個議題都應該要互利互惠,好比台灣開放觀光客到中國去旅遊,中國也應該開放觀光客來台灣旅遊;台灣開放學生到中國去就學,中國也應該要開放學生來台灣就學;第三,中國和台灣在進行交流合作的時候,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促進兩岸人民的福祉,未來邁向和平共榮的目標。

被問及在就職演說當中提到「兩岸互不隸屬」,被認為因此引起中國軍事演習,在野黨也有所批評,賴清德說,他講的是事實,而且這個事實他不是第一個講,他也完全沒有挑釁的意思。因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前總統蔡英文在2021年國慶日提出「四大堅持」就已經提到;前總統馬英九任內也講過,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互不隸屬。

賴清德說,他根據憲法第二條跟第三條來陳述這個事實,在台灣這幾十年來有人民、土地、主權、政府,本身在國際法上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目的是在團結台灣人民。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揭蔡英文給予3勉勵 賴清德曝就任後仍愛喝珍奶
林右昌明率隊東征花蓮 東大門宣講反濫權、品嚐在地美食拚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