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新計畫台日共製 關注高齡失智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9日電)台灣將於2025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國家兩廳院呼應社會脈動,以表演藝術為媒介,推出台日共製的台灣版「夜路不怕黑」,將戲劇藝術融入失智議題,更從戲劇現場看見照護議題的深度。
兩廳院「藝術出走」計畫自2015年啟動,將舞台劇作品以大型戶外演出形式呈現給全國民眾,降低接觸表演藝術門檻,創造大眾對劇場的特殊體驗。巡演9年來遍及15個縣市,共45場次,吸引逾7萬名觀眾熱情參與。今年更將原有計劃轉型成2.0版,體現兩廳院持續推動的永續共榮願景。
兩廳院副總監許美玲在今天舉辦的「藝術出走2.0計畫」發布記者會表示,這9年來的累積,加上進行1年的田調與部署,不只關注如何將藝術帶入稀缺之處,更希望以藝術介入生活並創造改變。
許美玲指出,本次「藝術出走」轉型為3年深耕計畫,第1年田調共創與招募夥伴,第2年正式演出並建構工作模式,第3年邀請各縣市巡演,「把共製的經驗留下來,作為未來的工作包,提供給有興趣、同時跟我們的理念一致、共同前進的夥伴們,說出自己家鄉的生命故事。」
這次兩廳院組織的「夜路不怕黑」台灣版製作團隊,借鏡2007年即成為超高齡社會的日本經驗,邀請OiBokkeShi劇團創辦人、日本導演菅原直樹跨國合作,並由台灣劇場導演蔡旻霓擔任助理導演、導演侯季然執行紀錄片拍攝。
「夜路不怕黑」為OiBokkeShi劇團作品,2014年在日本岡山和氣町初次公演後,也在日本埼玉、英國考文垂市等地重新製作並演出當地版本。
節目題材為「老化」、「失智症」與「照護」,描繪該地高齡者現實生活,及一步之遙的高齡未來,觀眾將與演員一同在真實街道中步行觀賞。演出者不僅有專業演員,還有當地的長者、照護人員和居民等,希望透過遊走形式,讓當地人們連結起來,共同編織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超越「照護」或「劇場」界限。
為打造更貼近台灣在地高齡失智議題的作品,「夜路不怕黑」台灣版團隊今年6月已深入台灣各地,實際考察包括屏東、嘉義、南投與台北等地的公私立日照中心、醫界、表演藝術界、學界與在地長者,將台灣樂齡族群的生活樣態與心聲融入劇本創作中,創造在地版本,也期待透過藝術創作促進台日兩地文化交流,共同為高齡失智議題發聲。
(編輯:李亨山)1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