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福建艦海試完成、服役倒數? 專家:2028形成完全戰力

這個月初,中國大陸的福艦號航空母艦,完成了第一次海上測試。國際智庫和我國國防部都格外關注,這款噸位直逼美軍尼米茲級航艦、也具備世界唯二電磁彈射能力的解放軍軍艦,何時會正式服役、投入作戰。不過,共軍研究學者推估,在進度沒有任何延誤的狀況下,福建艦要到2028年,才能形成完全戰力,組織航艦戰鬥群。

圖/翻攝自微博
圖/翻攝自微博

在汪洋上平穩航行,大角度右轉後的水面航跡也乾淨俐落,中共海軍003型航艦福建號,在5月初按進度完成海上測試,官方也使出最大力道,反覆宣揚成果,事實上頭一回出海能驗證的有限。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山東艦在做的時候,它第一次海試,大概只有3到4天而已,那這次(福建艦)它搞到9天,但是它8天它就結束就回來了,當然這次可能噸位稍微大一點,一個是要找出問題來修改,另外一個就是要,未來可以寫出它相關的操作手冊、技令之類的,所以它會經過很多次的一個海試,但是這次我們看到,純粹就是船出去跑一下,因為它的艦載機等等都還沒有上去。」

中國大陸官媒事後也指出,這一趟只測試了航速操作等基本性能,以及動力運作和電力系統,單從外觀來看,除了空蕩蕩的飛行甲板更顯得福建艦噸位龐大,其餘設備細節仍在深水區。

前海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它的四面的這個相位陣列的天線,其實它的角度,也已經跟山東艦不太一樣,它的更偏向就是船舷兩側,這個也就是因應未來,可能所遭受到飽和攻擊的時候,因為無論是攻船飛彈,或者是現在可能面對的無人機,都是從左右舷攻擊的可能性,它在船艏的前方兩側,我們可以看到,它是有光電的偵蒐系統,實際的目的可能是因應跨介質無人機的攻擊。」

設計上對未來戰爭景況,看似有著更多考量,使得國際間格外細究福建艦的能耐,像是8萬公噸排水量,世界上只遜於美軍核動力航艦,遠超過既有的山東艦6.6萬噸,和遼寧艦的6萬噸,美國智庫CSIS更預估,福建艦艦載機數量將達到60架,加上電磁彈射如果到位,兵力投送將跳躍性突破。

前海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就像是055的萬噸驅逐艦,它在2017年下水2020年成軍,可是它的實際噸位1萬3千噸,我們是到今年2024年的時候,央視才實際宣布這個數字,那對於福建艦也同樣是如此,仍是莫測高深。」

淡江整戰中心研究員楊太源:「那如果順利的話,就是2025或是2026會納入到海軍的序列,那我納到海軍以後,我開始要去發展訓練我的人,然後再來跟其他艦隊做編隊再訓練,可能還要兩到三年,所以這樣加起來,就算2026成立,那能夠變成是真正有戰力的,像山東艦這樣子,可以到處帶著編隊跑,可能就是要到2028左右。」

開弓沒有回頭箭,福建艦入列服役到形成全戰力,只是時間問題,也將讓解放軍,成為亞洲率先擁有三艘航艦的優勢武力。

前海軍新江艦艦長呂禮詩:「現在也在大連海試的遼寧艦的話,它其實已經改得更像山東艦,那我們可預知的未來,也就是大概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山東艦也要進行,這個入塢級的那個廠級維修的話,它會改得更像福建艦,因為解放軍它實際上,它對於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的掌握,甚至還有印度洋的掌握,它需要兩艘以上的航空母艦。」

為了國家拓展海權而打造的龐然大物,主要用途是為了遠洋部署,或是阻止美國和盟邦大兵力介入區域爭端。

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中國的利益到哪裡它的航母就要到哪裡,那當然啦這個部分也可能會引起,所謂中美在這個印太地區的,一個安全困境的產生,因為會產生軍備競賽。」

特別是福建艦目標是搭載匿蹤艦載機,也讓今年4月,日本將加賀號護衛艦航艦化改裝,看似更像中共軍力擴張的外溢效應。

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因為我想這個加賀號,它原來是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如果改放這個F35B的戰鬥機的話,那顯而易見的它更有攻擊力量,日本它為了要攻擊最佳防禦的一個,所謂的安全保障的轉型的一個最佳寫照。」

情勢緊繃下,大國強軍動見觀瞻,也讓區域內的每一分子,不得不料敵從寬。

更多 TVBS 報導
東海禁航9天! 陸全面國產自製研發第三艘航母 「福建艦」今起海試
賴就任成新三軍統帥 兩岸問題與防務相交錯
中共「信息支援部隊」成獨立兵種具威脅性? 學者指出「這一點」不容我國輕忽
我國反艦飛彈2028年前將破千枚! 海軍擬增設「濱海作戰指揮部」整合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