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黑科技摸不透 此056非彼056

(圖/網路)
(圖/網路)

與解放軍海軍福建艦海試的同一天,大陸「網友」發現,還有一艘型號不明、但外型簡潔的軍艦也在進行海試。

根據大陸網站報導,這艘軍艦外型簡潔洗練具匿蹤特性,估計排水量2000噸。我們可以從這艘輕型護衛艦看出解放軍海軍發展的邏輯、以及對於「黑科技」的運用,儘管這些黑科技尚不為人知。

長久以來,解放軍發展軍備一直秉承一個邏輯:「製造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例如現正生產製造的054-B護衛艦、052-D驅逐艦、055大驅、福建艦航母、075/076兩棲攻擊艦等,均屬於「製造一代」的範疇。

「預研一代」表示已有了工程圖紙,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例如這艘神秘的護衛艦(因其噸位接近056護衛艦,故暫命名為056-B)。至於「探索一代」,那就還在設計師的腦海裡面暢想,也許有了草圖,但受到科技或材料的限制,尚無法生產,例如江湖傳說的「南天門計劃」。

我們必須提及這個拍攝的「網友」。到底這個「網友」是誰?透過他們,軍方向外發布即將問世的「預研一代」產品,在「預研」之前,解放軍是不可能對外釋放任何資訊,056-B可能就是如此。這個邏輯和美軍完全不同,美軍會大張旗鼓公開下一代戰艦的研製,例如星座級巡防艦、DDG-X驅逐艦計劃等。

如果056-B真的存在,我們認為,她很可能是一艘測試新技術的試驗艦,並不是一艘接替056護衛艦的原型艦,道理很簡單。056護衛艦共生產了72艘,其主要任務是與022級導彈艇共同組成近海防禦網。現在,056和022在南海找到了新戰場,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但隨著解放軍各種陸基武器以及海警武力的發展,再加上台灣海軍艦艇武器系統未能「與時俱進」、愈加羸弱,無法對解放軍構成威脅,近海防禦網漸漸的變成了雞肋。如今已有22艘056級護衛艦轉送給海警部隊,此時不太可能發展噸位類似056的新型軍艦。

不可否認,過去解放軍以「逆向工程」方式,大量仿造俄式以及西方國家軍備技術,特別是逆向仿造美軍技術,「摸著石頭過河、小步快跑」,構成解放軍軍備發展的第二個邏輯。

逆向工程是一種產品設計技術再現過程,就是對某個武器裝備進行逆向分析,推演並得出該武器系統的處理流程、組織結構、功能特性及技術規格等,以製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產品。例如殲-10戰機氣動外形充滿了以色列「幼獅」戰機的影子,等等。

在逆向工程時期,中國軍備部門摸著美國石頭過河,邊摸邊小跑,直到有天突然發現,美國石頭不見了,原來解放軍自己就是先行者!例如1970年代開始,解放軍研製被動相位陣列雷達(PESA),1990年代成功研製出艦載與機載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並裝置於052-C型驅逐艦,一舉超越美海軍於1980年代開始服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PESA雷達。

至今,美海軍只有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才裝備AESA雷達,而且只有一艘(盧卡斯號),整整落後解放軍海軍20年。

我們所能想像到的黑科技包括:量子通信、等離子體隱身技術。至於極音速導彈、雷射與微波武器、大資料庫與AI(推理與決策)、電磁武器等,已屬於「製造一代」的真實存在,毋庸置疑。如今我們嘗試討論量子通信和等離子隱身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會實現。不禁讓我們唏噓時不我予。(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