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錯方式」易中風!醫教「3關鍵順序」護心血管:2種人不能洗澡

記者江宜潔/綜合報導

自今年入冬後,台灣近日的氣溫突然驟降、濃濃寒意來襲,除了平時出門注意保暖外,「洗澡方式」也成冷天裡關鍵的一課。過去我們常發現,不少冬天的死亡案例皆為「溫差」造成心肌梗塞,尤其是在進出洗熱水澡時,若出現劇烈冷熱變化以致身體不堪負荷,恐有機率釀憾事。究竟洗澡對健康有什麼影響?高齡醫學科醫師吳芝穎也對此分享「洗澡3細節」,大家學起來才能保護好心血管。

在冬天洗澡應注意冷熱溫差,以免身體不適。(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網頁)
在冬天洗澡應注意冷熱溫差,以免身體不適。(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網頁)

吳芝穎表示,洗熱水澡時因身體溫度逐漸上升,體內周邊的血管就會擴張,血流容易分散在周邊的血管,導致回心血量略微下降,而這時若環境又出現了冷熱變化,就有可能會觸發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所以「冬天洗澡」務必多加留意以下步驟:

1、洗澡前先開暖氣或熱水:為了防止冷熱變化出現,許多人家中浴室會加裝暖氣,因此在洗澡前就可以先把暖氣打開,讓浴室保持溫暖,但若家中浴室是沒有安裝暖氣的朋友,也可在洗澡前打開熱水,讓浴室先暖起來,隨後再把衣服脫掉開始洗澡,如此便能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

2、洗澡時先洗手腳再洗身體:醫師建議洗澡的順序可先從手腳開始,洗完再沖到身體的中心,這樣比較能適應溫度變化。

3、洗澡後在浴室先穿好衣服:洗完澡後若能在浴室先穿上衣服,自然是最好的方式,如此更能讓身體保持溫暖,避免溫度相差太大。

此外,許多人在冷天裡也有泡澡習慣,吳芝穎提醒因有時若泡太久,人體容易出汗過多造成頭暈,嚴重甚至恐熱休克,而往往危險發生當下,身體一暈倒撞到頭就會在浴室中昏迷,因此她也建議泡澡時務必注意「4項要點」:水溫不要超過41度、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泡澡前先告知家人、家人可適時留意察看等以策安全,特別是有三高、心臟問題、年紀較長者更要特別注意。

吳芝穎同時呼籲,如有服用降血壓藥民眾,吃藥時間應與洗澡錯開,因為吃完降血壓藥表示血壓已經下降,若即刻洗熱水澡會導致周邊血管擴張、血壓繼續下降,那血壓就會再更低,容易出現低血壓、暈眩等狀況。另外,吃完飯後為了協助消化,血液多會集中在腸胃,此時若去洗澡,血液又會分散至周邊血管,容易影響消化,且對心血管健康不利,因此飯前飯後短時間內都建議先別洗澡。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根本多此一舉!高端開放「混打」超打臉…他酸「還騙世界認可」:你終究要打國際疫苗
▲禁萊豬會惹怒美國!陳吉仲喊「入CPTPP恐成問題」遭嗆:政府不把關還卸責
▲葉黃素「吃錯方式」恐傷肝!醫勸服用3攻略:一定要在這時間吞
▲快訊/考「100開根號」再度秒答!男大生終於笑了…醫透露:睡很好、腦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