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塞越滿人越窮?毒理專家揭使用3地雷:媽媽癌症是省出來的...發霉又不丟,NG食物保存你中幾項

衛福部公布112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冠,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至於10大癌症死因,順位依序為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罹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此更被稱為「沉默殺手」。知名毒理專家招名威透露,母親就是因為胰臟癌過世,也說她生前使用冰箱有不少危險習慣,因此讓他不禁坦言:「媽媽的癌症是省出來的」。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過去建議,善用收納盒分類歸位醬料之外,以保鮮盒分裝熟食、謹記食物保存期限,以及保鮮膜勿直接接觸食物等,記得「冰箱塞得越滿,家庭會越窮」,意指食物亂塞,容易重複購買浪費錢。

此外冰箱處於爆滿狀態,反而會讓為了維持低溫而過度運轉,導致更加耗電。更重要的是,若因此生病還得花錢看病「得不償失」。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資訊指出,罹患胰臟癌早期沒有什麼症狀,直到腫瘤漸漸增大,就會開始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及下痢等症狀,此外也會因為腫瘤生長的部位而有差異。

 

若在胰臟『頭部』,75%都會呈現黃疸,如眼睛鞏膜、皮膚變黃、尿液呈現茶色、糞便顏色變淡,皮膚發癢,甚至發燒、畏寒之症狀。

 

若是在胰臟『頸部及尾部』,通常會出現上腹痛及背痛,且可能癌細胞侵犯到上腹部的神經叢,會有持續的上腹痛,有時身體必須向前傾彎著腰,才能舒緩疼痛,若是躺平反而加劇,甚至無時無刻都感覺疼痛。另外還有腹脹或噁心感,以及食慾減退。

 

若癌細胞阻塞主胰管,消化外分泌激素不足,就會消化不良,慢性下痢及體重減輕。

 

若腫瘤侵犯橫結腸繫膜組織,就會導致結腸蠕動變差,而加劇腹脹感及嘔吐症狀,另因腫瘤生長快速消耗更多的營養,體重會快速減輕。

 

NG使用迷思:只要放冰箱 食材就常保新鮮

 

今年發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再度喚起國人對食物正確保存的意識,其中不少婆婆媽媽喜歡把家裡冰箱塞得滿,但其實對食物保存來說,是不太及格的做法。

 

毒理專家招名威在節目《聚焦2.0》透露,母親65歲退休隔年,常莫名發燒到38.5度、體重下降,讓他覺得不對勁,因此帶母親看血液腫瘤科,結果發現胰臟內有1公分的惡性腫瘤,於是開刀切除部份胰臟、膽囊及部分小腸。

 

沒想到,術後1年半母親再度發燒,求診發現壺腹位置腫瘤復發,經過各式治療14個月後,最終仍不敵病魔逝世。

 

招名威回憶家中過去有4個冰箱,其中一個是上掀式冰櫃,專門存放市場買回來的魚、肉類,但「如果買很大量回來放到忘記,發霉後又不丟掉,真的很不妥當」,也因為媽媽使用冰箱的習慣,讓招明威認為「媽媽的癌症是省出來的」。

 

冰箱食物保存
冰箱食物保存

 

招名威指出,冰箱有3大最危險、最致癌的使用習慣,第一是很多人會以為「東西只要進冰箱,就能常保新鮮」,但事實上只能「延緩腐敗」;第二是「東西發霉也不丟掉」,第三則是「盛裝的容器不一定能當食器」。

 

招名威解釋,冰箱是一個非常潮濕的環境,細菌、黴菌很容易生長,只要把東西放到冰箱去,沒有蓋起來、抽真空或密封包裝,諸如五穀雜糧、咖啡豆咖啡粉、綠豆黃豆這一類其實都很容易發霉。

 

食物全塞冰箱就不會壞?筆記10大保存法

 

食藥署統計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10大食物保存法,切記下列10點避免食物中毒:

 

1:冰箱具冷藏冷凍功能但是沒有殺菌功能,只是延緩食物長菌的時間,所以食物長期放冰箱還是會腐敗


2:冰箱只能放7成滿食物,這樣才能通風維持低溫(食物不要擋住出風口)


3:食物的危險溫度是7 - 60度,若要冰存的食物不需要放涼再放冰箱(以手碰觸容器覺得熱不燙手就大約是65度左右就可以放冰箱)


4:當天煮的米飯沒吃完,可在熱的時候(如第3點的溫度)用保鮮盒盛裝封好放冰箱冷凍 要吃時再蒸熟即可。

 


5:濕式的麵、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立刻放冷藏,保存不要超過3天


6:乾貨要泡發最好先用水沖洗一下,然後用乾淨的水泡不要超過4小時或每4小時換水不要泡超過24小時,最好置放冰箱泡發。

 

泡發的水若產生黏液軟爛就丟棄,泡發好的食物趕快料理。像泡木耳時,可以加入醋或檸檬水,「這是新加坡政府建議,泡這些東西的時候,加一點醋加一點檸檬汁,就是酸性環境高一點,那這個就比較不會,有這個東西(米酵菌酸)的汙染。」


7:發酵食物雖美味可口,但是無法控制溫度、濕度環境下,建議還是不要自製,以購買大廠牌有檢驗過後較有保障。


8:食物若變味變質腐敗發霉絕對不要入口。


9:處理食物前務必確實洗手


10:生熟食物必分開處理,可以先處理熟食再處理生食。

更多今周刊文章
他自寫程式操盤,把500萬滾成5100萬…不被對手追趕,和台積電、聯發科搶工程師「每年賺6成」
少年股神翻車?台積電984元新高價,爆2892萬元違約交割...「軋空」下場會如何,4大後果要注意

看更多相關新聞
癌症患者要禁「發物」嗎?營養師曝蛋白質攝取不足恐增死亡率
驚!醫15年內罹4種癌 心臟科醫「3不健康飲食習慣」養成易罹癌體質
1族群「小腹突然變大」當心!醫示警:恐罹癌了
「食物冰太久、鍋具材質不明」導致胰臟癌?醫打臉:錯誤解讀
指甲傷口腫痛難癒 竟是鱗狀細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