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歐洲商會晚宴 賴清德盼與歐盟簽署經濟夥伴協定

2024年歐洲日晚宴13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行,賴清德總統(中)受邀出席與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左)、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舉杯向在場來賓致意。(鄧博仁攝)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
2024年歐洲日晚宴13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行,賴清德總統(中)受邀出席與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左)、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舉杯向在場來賓致意。(鄧博仁攝)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今舉行晚宴,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指出,自2001年以來,台灣的年度國際貿易金額增長了4倍,超過9000億美元,不過也提醒台灣再生能源短缺問題需要思考。賴清德總統則期盼,在台灣與歐盟貿易關係更緊密的當下,未來能簽署有關經濟夥伴關係的協定。

賴清德表示,期盼在歐洲商會支持下,台灣與歐洲可以邁向合作的新里程碑。台灣與歐洲關係處於最好的時刻,歐洲是台灣第3大貿易夥伴,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者。雖然台灣與歐洲距離遙遠,但對民主進步、和平、繁榮與永續的堅持拉近彼此。

賴清德說,台灣現在正努力開發過多種綠能,台灣也成為半導體製造的龍頭,同時也是AI革命的中心,也是全球民主國家供應鏈的關鍵角色,相信台灣與歐洲可以共同建立更堅固的夥伴關係,更期盼與歐盟簽署經濟夥伴關係的協定,以建立讓雙邊實體相互投資更好的環境。

賴清德強調,在全球化的時代,台灣已經做好與歐洲國家合作應對全球議題的準備了,他也再次對歐洲國家在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為台灣發聲表感謝。他強調,台灣會持續辦演世界和平與繁榮的舵手,而歐洲對台支持更會給予莫大力量。

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表示,歐洲商會與政府的交流,不僅僅是為了促進歐洲企業在台的投資,更是為了向世界打開台灣的大門,積極推動台灣與歐洲的互動及合作。

尹容在演講中指出,歐洲商會一直堅持不懈對政府提供建言。自1994年發表首份建議書以來,歐洲商會在90年代致力於倡導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由政府、商會及其他倡導者的共同努力,台灣於2002年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帶來了貿易和投資的巨大增長。

尹容續指,自2001年以來,台灣的年度國際貿易金額增長了4倍,超過9000億美元,而各國直接投資的累計增長了500%,其中超過700億美元,約3分之1來自歐洲企業。

尹容指出,除了歐洲商會委員會的倡議,商會還設立了跨產業平臺,分享歐洲與國際ESG實踐範例,協助台灣企業早日達成ESG目標。特別是歐洲商會於2012年成立的首個跨產業平臺「低碳倡議行動」,促進歐洲商會會員、政府和公眾的合作,實現循環經濟和低碳社會的目標。商會也成立了「友善家庭聯盟」,作為與政府及其他相關產業合作的論壇,應對台灣低出生率、高齡化人口和人才流失的挑戰。

尹容指出,新政府的多項政策目標皆與商會的目標一致,期待新政府與商會進行深度對話,不斷進行反思和重新評估,以確保遵循正確的優先順序。他也提到,在再生能源短缺問題上,所有與能源相關的決策都應思考,到本世紀末,什麼行動能促使更多風力發電機運轉?

歐洲經貿辦事處長高哲夫表示,今年是他最後一次參加,經過5年在台,他提出3項他對台歐關係的觀察,首先,台灣與歐洲建立強健的經濟連結;第2,雙邊在共享的價值上建立真正的夥伴關係,尤其在缺乏邦交關係下,更顯難能可貴;最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現今歐洲社會愈來愈多人知道台灣。

高哲夫表示,從2020年到2023年,歐盟與台灣雙邊貿易提升了42%,歐盟進口的台灣物品上升了60%,歐盟對台出口也上升27%,歐盟也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對台灣離岸風電與高科技產業有可觀的投資,從2018年起,歐洲公司對台能源領域已投資高達3000億台幣。他強調,2023年台灣對歐盟投資相比2022年提高了750%,過去4年台灣對歐盟投資比過去40年都來得多,這是台灣與歐盟的成功。

高哲夫說,5年前來到台灣時,歐盟很少人公開提到台灣,但現在台灣已經是歐盟印代戰略的一環,歐盟的印太戰略是與區域內夥伴深化連結,其中就包含台灣,以回應影響區域穩定的動盪。他說,歐盟期盼建立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開放且公平的投資貿易環境,同時緩和氣候變遷。

高哲夫最後強調,歐洲議會去年一致通過決議表達對台海緊張的憂心,並清楚表明歐盟反對任何片面以強迫或武力改變現狀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