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風險 美日台攜手助印度發展半導產業

印度總理莫迪/印度政府網站
印度總理莫迪/印度政府網站

美國聯合盟友圍堵先進晶片技術出口中國之際,印度─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看發現了機會,近來積極尋求發展晶片產業,希望在全球晶片製造業佔據一席之地。

分析認為,儘管印度「晶片夢」挑戰重重,但中國日益嚴苛的營商環境促使國際晶片企業轉向印度這樣的新興國家。

在美國和日本等夥伴國家的協助下,印度正加速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投資。目前,美國、日本和台灣紛紛在外交和投資方面支援印度發展晶片製造業。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7月19日至22日訪問印度期間,將與印度總理莫迪和主管經濟的部長級官員舉行會談,預計將簽署有關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的協議。

日本產經新聞引述日本經濟產業省負責人的話報導說:「日本在半導體製造設備和原材料方面握有優勢,而印度擁有大量高水準人才,希望雙方能夠建立起雙贏的關係。」

日經新聞英文版(Nikkei Asia)報導說,日印雙方將在有關半導體領域的補貼方面交流信息,並在兩國各有優勢的領域,例如技術和材料開發和專業人員方面優化供應鏈。

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駐美國機構(ORF America)研究員安德烈亞斯·屈恩(Andreas Kuehn)說,在基礎設施、電力、水力和物流等方面,日本可以成為重要的合作夥伴。

屈恩說:「日本在這一行業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廣泛層面也了解該領域的基礎設施,可以成為推進印度半導體雄心的重要夥伴。」

台灣方面也在積極鼓勵對印度的半導體投資。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對印度媒體說,台灣支持關鍵科技產業與印度的合作。高仙桂說,許多台灣的大型企業將印度視為分散生產來源的目的地之一。

她說:「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中國加一'的策略之下,我確定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與印度加快在半導體及信息暨通信產業的合作。」

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ISDP)斯德哥爾摩南亞及亞太事務中心(SCSA-IPA)主任潘杰根(Jagannath P. Panda)說,美、台、日晶片技術企業正在重新評估供應鏈安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潘杰根對美國之音說:除非美國和日本等理念相近的國家進行有效的合作,否則印度無法真正發展其半導體產業,因此,印度與美國和日本進行某種重大合作很重要。」

他說,國際社會希望有一個能讓半導體行業繼續向全球市場供應的安全地區。而印度是印太地區的核心。

南亞與亞太事務專家潘杰根說,儘管印度與中國的經貿聯繫仍然強勁,但在科技領域,印度一直警覺中國科技的滲透。

自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後,兩國緊張局勢加劇,印度隨後禁止多款流行的中國應用程序,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和微信海外版WeChat。今年三月,印度又封鎖了一百多個中國博彩和信貸應用程序。

潘杰根說:「這些都是印度一直在採取的強硬措施,從美國的角度,從日本和台灣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舉措。因此,印度被視為一個對印太友好得多的國家、民主國家、透明且有韌性的國家,以應對全球經濟合作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