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俄朝各有盤算 結盟「三邊軸心」難

俄羅斯總統普亭18日抵達北韓訪問,雙方可能締結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華府近年憂心俄國、北韓和中國形成三國軸心,企圖壓倒美軍、支援俄軍侵略烏克蘭並強化彼此軍備。

但專家認為,三邊軸心的設想可能不切實際,俄、中對印太安全的看法因北韓核計畫而分歧,俄國和北韓也遭西方經濟體系抵制,而中方則盼望穩定對美關係提振疫後經濟,因此北京結盟意願冷淡,反映三邊關係因各自利益若即若離。

美國近來在印太頻頻拉幫結派,華府智庫「北緯38度」文章指出,鑒於美、日、南韓三邊結盟可能和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相互接合,眾多俄國專家也認為俄、中、北韓(簡稱朝)軸心形成是北約組織觸角伸至印太的必然。

但俄中朝關係並不比冷戰時代的陣營堅實,中、俄也都不願承認三國軸心存在。儘管俄中朝軸心論甚囂塵上,此設想在莫斯科並未廣被接受,在北京更不受歡迎。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學者阿斯莫洛夫曾指,俄中朝軸心論是杜撰產物,企圖合理化成立亞洲版北約。

儘管中俄關係持續擴展,兩國對印太安全的歧見卻日益尖銳,尤其針對北韓核武計畫。北京一方面否認平壤展示核軍力屬於單方面挑釁,將兩韓危機歸咎於外部勢力,卻也認定北韓升級形勢可能催化美在印太追加軍力。

俄國卻較無這類顧慮。俄國軍事情報局局長柯斯特克夫曾主張,北韓應將核武視為面對美國威脅的唯一安全保障。基於這些分歧,俄朝擴大安全合作,不太可能代表中朝軍事科技合作也會突飛猛進,俄國專家認為,中國希望避免美日韓合作深化、以及北韓對中國潛藏的不信任,皆是中朝合作侷限因素。

另俄朝都遭西方制裁,雙方抱團取暖,俄國可獲北韓軍火應急,北韓則寄望俄國經濟和技術援助。但中方近來的路線是穩定對美關係以提振經濟,和俄朝走太近激怒美國,不符中方利益。

要真正理解中俄關係政策,不能盡信西方誇大說法。中國對俄立場已從前年俄烏開戰前「上不封頂」關係,回歸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傳統原則,這是中國外交部在普亭5月訪中國前公布的立場。

中國分析家趙隆去年也在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撰文說,俄中朝軸心不符北京反對二元敵我思維的立場,這呼應中共長期口徑。

因此中俄合作強化、俄朝安全合作激增,仍不足讓三國軸心成為現實;中俄分別與北韓合作,或許更符合個別地緣政治利益。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大紀元2非營利組織被投訴涉及詐欺、洗錢 財務長遭逮
誤掃停車場假二維碼 華人被詐走2萬元
紐約法拉盛公園性侵少女案 1無證客嫌犯被捕 曾被要求離境